在家门口就能点燃科学梦想——杨浦区促青少年科普教育发展纪实
2023-05-04 在刚刚结束的第38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区斩获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46项、二等奖114项、三等奖135项;青少年科技创意项目一等奖15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22项;科技辅导员项目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少儿科幻画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杨浦区少科站还荣获优秀组织示范奖,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杨浦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力。
品牌化牵引 优秀科普资源进入社区
近年来,区少科站打造覆盖“全频段”的科教服务网络,以丰富广大中小学生课余生活、满足个性化学习和发展为根本目标,助力区域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需求。在我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中,区少科站担当起区域青少年科普教育“领头羊”重任,将“月月趣味观”“节能小当家”等品牌活动带进街道、社区,推动青少年科学素养持续提升,目前已同延吉、控江、江浦、五角场、殷行5个街道协作开展活动。
在实际操作中,区少科站将特色科普活动菜单和时间提供给各社区选择,并由双方协商确定实施。以“节能小当家”为例,该活动倡导孩子在亲子共学、共乐、共成长的氛围中,通过晾晒衣物、厨房帮手、三表计量、节能体验等活动,将科学知识、生活常识、劳动教育渗透到生活点滴中。该品牌活动曾荣获200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实践活动奖”、2017年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优秀活动项目称号。
多元化助力 科普教育工作迎来新动能
壮大区域科创教育队伍,汇聚高校、专业机构、科普场馆力量。在我区,有一支强有力的“科教导师团”,导师团以区少科站导师为主,同时动员全区中小学辅导员、高校专家、家长、志愿者成为“科教导师”。他们依托“院士薪火进校”系列活动、中学生“陶瓷工艺科创”项目、科技人文行走活动等,为青少年埋下科学“种子”,点燃科学梦想。
近年来,“智慧科普盒子”又为基层的社区书院植入“智慧大脑”。运用遍布全区12个街道社区的40个“智慧科普盒子”,我区将海量权威信息和基层需要的信息及时推送到社区学院,为青少年获取知识搭建起“直通车”和“快车道”,让青少年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优质的科普资源。
特色化打造 推动科普教育蓬勃发展
今天,依托社区书院的载体,我区又诞生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基层科普教育活动,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展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发展局面。
走进大桥街道位于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站社区书院,随处都可以打卡学习、充电赋能,这里被喻为是“永不断电的青少年科普‘充电桩’”。在这里,青少年可通过动态地投和主题灯光秀,深入了解杨浦红色文化、百年历史,以及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蜕变为生活绣带的成果;可以利用休息区域导入的党史游戏体验和科普文创产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趣味科普知识;还可以在活动体验区打造的体感交互“探秘元宇宙”中,身临其境探访虚拟世界。
努力打通社区科普服务最后1公里,江浦路街道“品质江浦、智惠社区”社区书院,已成为青少年走进科学、感受科普的又一好去处。围绕“知”惠江浦,依托辽源西路睦邻中心(含卫生服务点)现有硬件资源,开展有江浦特色的科普主题的各类活动;围绕“志”惠江浦,以辽源西路睦邻中心作为“社区书院”落脚点,为各类科普志愿服务团队提供交流展示平台;围绕“植”惠江浦,结合江浦路街道旧社区改造以及建设美丽家园的工作特点,打造与“绿色环保”“生态绿植”等主题相关的特色科普品牌活动。
科普微视频已经成为科普赛道上的佼佼者,一大批优秀科普视频应运而生。在智勇科创“家门口”的科学社社区书院里,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所创做的科普视频,用“小实验”传播科学中的“大道理”,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科普网红达人,她创作的科普微视频被评为2022年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