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工毕业生迎来校园 “最后一课”
2023-06-12 郁郁葱葱的香樟大道,排列整齐的白色椅子,色彩明丽、笑容绽放的照片……相机定格的不仅仅是画面,更是属于2023届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中的独家记忆。6月10日、11日,上海理工大学2023届毕业典礼在学校湛恩大道举行。
两张LED大屏实时转播主席台现场画面,4500个椅子座无虚席,200余位工作人员忙碌穿梭于其间,今年的毕业典礼“排面十足”。除了仪式感满满的现场布置,学校还在微信视频号、抖音、B站三个平台进行实时直播,让远在外地无法前来上理的学生家长也能同步感受毕业氛围。
最后一课:是关于创新和信念
校长丁晓东在毕业典礼上关于创新理念和系统思维的发言,作为离开校园前的“最后一课”,给毕业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上理的这四年,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独立解决事物的能力,让我在应对问题时能够学会打破认知再重塑自己,这其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对我来说功不可没。”2019级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王雅楠对校长提到的创新意识颇有感悟。
“‘创新’这一理念作为一个关键词贯穿了我的四年大学生活。大二专业课上老师展示过一款四足机器人,虽然功能齐全、行动敏捷,但存在因为自身高度固定视野受限这一致命缺陷。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大胆创新、勇于尝试,最终和老师一同完成了对四足机器人的升级改造,将无人机与其相结合,形成‘飞眼狗机器人’,也申请到了上海市级、国家级的项目。”这是王雅楠对于“创新”最直观的感受。她说,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将坚持秉持创新之思,把“创新”铭于心、践于行。
温情寄语:是奔赴山海,未来可期
“再一次来到上海理工,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视觉传达专业毕业生梁舒寒的爸爸谈及来到上理校园的感受时说道,上一次来上理还是四年前陪女儿参加入学典礼,“两次感受大不相同,四年前是期待,现在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毕业典礼上我看到了女儿的成长。”
来自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张亦卓,手捧一束灿烂的向日葵,笑着迎太阳走来,他收到了妈妈送的特别的礼物。“这束向日葵是我亲手扎的,希望孩子未来依旧积极向上,毕业典礼视频里有一句话我很感动,知足且上进,我还想送孩子一句话‘希望他温柔且坚定’。”张亦卓妈妈由衷地感慨时间过得太快。
此次毕业典礼,还有不少从未来过上理的外地家长远道而来。来自湖北的一家六口,共同来参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张宇晨的毕业典礼,不愿出远门的奶奶也因孙子毕业来到了上理的校园,姐姐更是从广州赶来见证弟弟人生重要时刻。即将进入暨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深造的张宇晨,也将带着家人的祝福与期望继续前行。此外,线上观看直播的家长们接连写下对毕业生的寄语,“学业有成,前程似锦,毕业快乐……”一句句暖心的评论承载着真挚的祝福。
暖心时刻:是定格记忆,留下回忆
本次毕业季,学校还专程为毕业生组织了不少暖心活动。上理学生处就业中心与研工部联合推出“青春留影,逐梦未来”活动,邀请校内摄影师帮助毕业季学生在校园各处留住他们精彩的瞬间。
“考研失利是选择继续二战还是求职?”“是考公还是进企业?”……面对毕业生在未来规划方面遇到的种种疑问和困境,上理锦绣生涯工作室——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进行悉心指导和耐心回应。“陈老师帮助我拓宽了思路,厘清了需求,找到了目标,现下我也基本有了决断,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管理学院毕业生韩彬杰在陈锦秀老师的引导下清晰明了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为每个毕业生精心准备了礼物,定格数载回忆的“学士服小熊钥匙扣”,保留最珍贵时光的“校园景观明信片”,记录下人生每个重大决定的“定制笔记本”以及从上理到未来的“前程似锦登机牌”……这份毕业礼物承载着学院对毕业生真挚美好的祝福,“这份礼物将是我非常宝贵的回忆,象征着自己即将要踏上新的人生阶段,我会将这份礼物作为自己前行的动力和纪念,不断激励着自己努力向前。”版艺学院毕业生李靖雯难掩收到礼物时的惊喜与激动。
此次毕业典礼志愿者里也有2022届上理的毕业生,“学校真的好用心,去年就和我们说会补办毕业典礼,她一直记得我们这批因为疫情错过毕业典礼的学生。”一位参加了本次毕业典礼的2022届毕业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