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记忆 赓续红色血脉 | 怒吼·胜利的凯歌

2022-10-03

百年工运,源远流长。红色印迹,熠熠生辉。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昔日的沪东、今日的杨浦,是工人阶级的大本营,是工人运动的主要堡垒之一。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推出“追寻历史记忆 赓续红色血脉”系列报道,主持人田静、王丹彤将带您从滨江“启航之地”出发实地探访杨浦“百年红色工运。

国歌展示馆

《义勇军进行曲》以铿锵有力的词句伴随着雄壮激昂的旋律,唱出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强烈心声,成为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号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催人奋进的主旋律。那么,它是如何被创作出来,又被确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呢?

左翼作家音乐小组(资料图)

1933年3月,依照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指示,“左联”成员夏衍、钱杏邨、王尘无、司徒慧敏、石凌鹤五人组成左翼“电影小组”,确保党对左翼电影运动的领导。1934年春成立的电通影片公司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电影拍摄机构。1934年前后,左翼“戏剧家联盟”下设“音乐小组”,由田汉、聂耳、任光、张曙、安娥、吕骥等人组成,领导左翼音乐运动蓬勃发展。

《风云儿女》海报(资料图)

全国各地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大批青年组成义勇军奔赴前线,左翼文艺界响应时代号召,筹拍抗战影片。1935年初,电通公司从斜土路迁至原荆州路405号,在这里拍摄完成的第一部电影就是《风云儿女》。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唱出了中国人民面临民族危亡的怒吼声。

曲谱(资料图)

1935年5月24日,《风云儿女》在被誉为“国片之宫”的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当日的《晨报》电影宣传广告上写着:“再唱一次胜利的凯歌!再掷一颗强烈的爆弹!”作为影片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中华民族从心底发出的“最后吼声”在上海唱响。

田汉、聂耳(资料图)

随着影片《风云儿女》首映,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迅速唱响中华大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或一九四九年前夕,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开幕,周恩来在新政协筹备会上提议征集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有委员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但也有人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提出异议。1949年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丰泽园召开座谈会,专题讨论国旗、国歌、国徽等问题。毛泽东表示保留原歌词具有安不忘危的意义,与会者一致赞同。

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寰宇。由此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公告,宣布通过聂耳作曲、集体填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