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采】千寻位置:开创时空智能新赛道,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
2025-03-12创新型企业是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所在。杨浦作为上海创新浓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高度重视创新型经济发展,大力支持各类高成长性企业升级打造创新型企业总部,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影响力不断凸现。
日前,第二批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名单出炉,杨浦4家企业入选,分别是:上海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疆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和上海万物新生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让我们一起走进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
日前,由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寻位置”)参与起草的《公路路面轻量化智能养护巡检技术要求》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个“北斗+AI道路巡检”行业标准,标志着公路养护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迈入新阶段。该标准由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千寻位置等多家单位联合制定,将于2025年起实施,为公路轻量化智能巡检系统的规划与开发提供标准化指引。
破解行业痛点,
“北斗+AI”驱动巡检效率跃升
我国公路养护里程已占公路总里程的98.8%,传统巡检依赖高成本重型设备,存在效率低、时效性差等瓶颈。千寻位置创新研发的“北斗+AI道路巡检”系统,通过车道级定位、精准去重及病害面积计算,将巡检效率提升至人工的40倍,漏报率低于5%、准确率达90%。
然而,技术应用缺乏统一标准一度制约规模化推广。此次发布的标准从车载数据采集、视频智能分析到养护应用子系统,全面规范功能性能与技术指标,填补行业空白。
技术自主创新,
筑牢时空智能底座
作为标准核心起草单位,千寻位置凭借“北斗+交通”融合应用优势,打造了智能巡检系统“千寻驰观”。该系统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与计算机视觉技术,为道路病害赋予精准坐标与唯一身份标识,已在山东、辽宁等全国多个省市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落地。
公司成立近十年来,坚持全链路自主创新,构建“星地一体、云芯一体、软硬一体”技术体系,累计申请专利742项(发明专利占比90%),并自主研发的北斗时空智能芯片“千寻步光”。
目前,千寻位置利用遍布全球的5000多座GNSS 星基/地基增强站、自主研发的定位算法及大规模互联网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的时空智能服务,让时空智能服务像水、电、煤一样随需而用。
规模应用赋能多领域,
从智能驾驶到国民终端
千寻位置持续推动北斗技术产业化,激活多行业数字化动能。
以大气推理大模型为例,太阳活动剧烈导致电离层异常活跃,为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带来挑战。为保证电离层活跃期间时空智能服务的精准可靠,千寻位置发布业内首个“大气推理大模型”,模型采用DiT架构,并结合多项自研技术创新,构建起高效的大气神经网络基座大模型,实现了更加智能化地削减电离层误差,抑制电离层可能带来的影响。
估值超160亿,
科创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
去年8月,千寻位置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估值超160亿元,成为时空智能赛道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依托上海市杨浦区政策与资本支持,公司将进一步深化北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融合,加速推进智慧城市、低空经济等新场景落地,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数字中国新图景。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千寻位置以“时空智能”贯通数字与现实世界,正以技术创新持续释放北斗规模化应用价值,为全球用户提供普惠的高精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