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圈”出五角场幸福生活
2024-01-26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推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并涌现出一批有品质、有亮点的示范项目。
近日,“人民城市 共建共享”2024年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工作推进暨优秀案例交流会在上海设计中心举行。杨浦区在全市122个奖项中共计斩获22个奖项,其中五角场街道共有4个项目荣获奖项,市联席会议办公室为街道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治理创新”赛道
杨浦区“合五角力 致未来居”2023五角场街道社区生活节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成果展示行动
- 在专家评审中获管理创新奖 -
“活力空间”赛道
杨浦区彩虹花园小微空间更新项目
-在专家评审中获优秀创意奖-
-在公众评选中获传播示范奖-
“烟火集市”赛道
杨浦区大学路限时步行街
-在专家评审中获优秀创意奖-
-在公众评选中获幸福体验奖-
“共享街区”赛道
杨浦区国定支路睦邻街区更新项目
-在公众评选中获传播示范奖-
本次交流会上邀请了五位嘉宾,围绕社区建设与管理经验,嘉宾们从各自领域进行了讨论。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秦恒介绍了五角场街道实现多元协作的基层治理模式转型的经验做法:
一是集民意绘蓝图,解决好“方向”的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15分钟生活圈”,这是我们在制定行动规划时反复思考的问题。既然是居民的生活圈,那就让居民朋友自己来决定最合适。街道依托社区生活节让居民重新发现街区资源与潜在问题,感受社区生活圈规划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议。
二是汇民智建阵地,解决好“空间”的问题
五角场没有很多大片的地方可以用来建设15分钟生活圈各类载体,街道自然而然就把目光投到了各种现有空间载体上。国顺路400弄就有这么一块长期被忽视的空地,15分钟生活圈行动开始后,为了提升人民群众宜居水平,这块“边角料”也迎来了一场社区“彩虹花园“参与式营建行动。
三是解民忧化矛盾,解决好“和谐”的问题
阵地建好了,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矛盾的化解、利益的协调一定会成为开展工作的“拦路虎”。大学路限时步行街的开通过程中,街道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区支持”的模式,推动居民区、承办企业、商户协调联动,限时步行街的启动、管理和运维方案最终顺利落地。
四是凝民心聚人气,解决好“活力”的问题
方向明确了,阵地有了,矛盾化解也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机制,但是要想把工作做好,服务载体没人气可不行。国定支路睦邻街区建成后,街道通过吸引更多居民全过程参与建成后的街区运维管理、定期举办多类型活动促进居民交流,有效促进多元共享,国定支路上的人气终于旺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