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场街道社区党建办公室被评为2021年度“上海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2022-07-14老干部在居民群众中有影响、有威望,在社区治理中有经验、有办法。在“大上海保卫战”中,一大批老同志奋战在抗疫一线。
五角场街道社区党建办公室被评为2021年度“上海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五角场街道建有常规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30个,功能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35个,有1298名离退休党员。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的关心和指导下,从老干部实际需求出发,坚持党建引领,做到精准精细,用心用情开展老干部工作,街道社区党建办被评为2021年度“上海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一、突出党建引领,持续深化政治建设
深刻把握老干部工作的政治要求,以“三有”工作法,为老干部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切实激活思想政治建设和党组织建设红色引擎。
一是工作开展有支撑。街道党工委把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管理服务作为街道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增配1名党工委委员协助党工委书记共同负责老干部工作,选优配强离退休干部和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同时,在经费和活动场地上给予充分保障,这几年,在街道预算削减的情况下,确保老干部活动和经费不减。
二是学习教育有动力。注重激发老干部学习的内生动力,引导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自发组织老干部“枫叶丛林”学习沙龙、“月月谈”理论学习组、“光荣在党五十年”主题交流等学习项目,让老干部理想常在、观念常新。
三是红色基因有传承。建立由18位老干部组成的“众鑫有话”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支部。以“爱党爱国爱民,发声发文发力”为工作主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在青少年群体中孜孜不倦地传播红色基因种子。党支部骨干、街道蓝天居民区老干部姜德福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二、加强鼓励引导,积极汇聚“银发”力量
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为老干部参与社会治理创造条件,积极发挥他们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让“银发”群体更好为五角场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一是主动通报,让老干部知政知情。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定期向老干部介绍新班子成员,通报街道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及重点工作计划,让老干部能够及时掌握街道工作的最新动态、最新情况、最新安排。
二是创造条件,让老干部有为可为。鼓励离退休干部代表通过“两委三会四议”平台积极参与民主协商,每年拿出约7%的比例代表名额分配给老干部,让他们在参与街道党代会、社代会报告起草、民生实事项目确定等工作中参政议政,献计献策。
三是搭建平台,让老干部发光发热。在日常工作中,街道充分发挥老干部连接党工委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托睦邻中心建立了睦邻自治民主协商平台——“百脑汇”议事堂,引导老干部在自治共治中一展身手,发挥余热。比如,政翔殷居民区退休干部孙家骥,作为“加装电梯自治小组”牵头人,带领自治小组成员挨家上门开展征询,反复做工作,历经两个月,最终征得整幢楼60户人家100%同意。目前,街道仍有30余位老干部担任牵头人,始终活跃在自治共治一线,成为街道开展社区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大上海保卫战”中,一大批老同志奋战在抗疫一线。如蓝天居民区“编外居委干部”功能型党支部党员孙美莲,她不顾病体,重任扛在肩,门岗值守、核酸检测现场,发放物资,上门给独居老人送饭,始终与志愿者们并肩作战;又如文化居民区热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大管家”功能型党支部党员孙伟娴,他主动担当,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核酸检测、登记发放药品、协助扫码登记,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演绎最美“夕阳红”。
三、优化服务举措,扎实做好关心关爱
针对老干部实际需求,满腔热忱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在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解困、精神上解闷,切实提升老干部的幸福感。
一是用心送温暖,做到“四必访”。除了元旦春节和夏季高温两次集中走访慰问,做到“四必访”,即对生病住院、家庭变故的老干部,做到“有情必访”;对生活困难,需要帮困救助的老干部,做到“有需必访”;对孤老、独居和纯老家庭等特殊老干部做到“每周必访”;对其他老干部做到“每月必访”。
二是用力抓整合,做到“双协同”。内部协同,形成合力。建立由党建办(老干部)、其他科室、居委会、关爱员组成的“四位一体”协同服务机制。比如,定期召集服务办、居委会和关爱员开展头脑风暴,共同商议如何在助养、助医、助餐等服务上优化举措,让老干部更满意。外部协同,联动共享。主动对接复旦大学老干部处、杨浦军休二所,推动形成“三区联动”工作机制,让不同系统的老干部能够共享各方学习、阵地、文体、医疗等各类服务资源。
三是用好“老”阵地,做到“一体化”。一体推进32个“社区离退休干部之家”建设,引导各阵地根据自身条件,差异化设置活动项目,避免同质化现象。鼓励阵地之间开展活动共推、资源共享,共推构建老干部活动生态圈。全年组建100余个兴趣爱好小组和8个公益志愿团队,组织1500余场次活动,老干部参加活动超过万余人次。在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如,北茶园居民区“社区离退休干部之家”园丁助学站的事迹被《上海电视台》《上海老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收获了良好社会效应。
下一步,街道将深入贯彻落实区委有关老干部工作的部署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推动老干部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