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破‘心墙’,共治共建‘睦邻门’”行走党课
2020-09-09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杨浦滨江时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深入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工作,近日,杨浦区“党课开讲啦——周周推”活动来到了五角场街道国定一社区。国定一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文芳带领大家走入“睦邻门”,开展了一堂“党建引领破‘心墙’,共治共建‘睦邻门’”为主题的行走党课。
9月4日早上10点,大家准时来到了睦邻门前,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这两棵郁郁葱葱的杉树“保卫”中的“睦邻门”。这扇铁门位于2006年新建小区创智坊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旧小区国定一的交界处。原来是一墙之隔,两个世界。当时居民中流传着“墙内是“非洲”,墙外是“欧洲”的一句口头禅。而如今这扇铁门时尚而富有文化气息。几个第一次来到这个社区的党员交口称赞说:这扇门设计得真好,我们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区的“小门”,这和对面的新小区毫无违和。
在大家的啧啧称赞中,陈文芳书记结合展板,给大家系统的介绍了国定一居民区党组织搭建平台、引入“社区规划师”,开启睦邻门的过程。在讲述中,陈文芳书记提到每一步工作的推进都需要多次会议的讨论,凝聚着五角场街道、两个小区的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的心血。大家看到的已经是睦邻门3.0版本,这个版本还正在完善中。最早的是2019年3月建成的1.0版本,虽然仅仅是在原来的围墙上开了一扇门,但却是最艰难、最关键的一步。自此,这扇门打通了上世纪的老旧小区和新建的商品房小区的空间和内心距离。老旧小区的国定一社区居民穿过“睦邻门”,即刻可以到新小区创智坊社区的创智农园、睦邻中心、大学路进行休闲活动;而新小区创智坊社区的居民再也不用绕行两公里去买菜、看病、上学了。除了方便两个不同小区的生活需求外,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两个小区居民的“心门”, 邻里情又回来啦。
随后,陈书记带领大家走入“睦邻门”,参观国定一小区南侧社区花园、健身步道、睦邻亭。大家边听着陈书记介绍小区旧貌换新颜的故事,边漫步在经过美丽家园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小区,心情格外舒畅。
大家走到东侧花园旁的房屋跟前,国定一居民区党总支委员、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组织书记罗建国又为大家做具体的介绍。这一排整齐的房屋原是街道爱卫办的工作场地,得知小区居民缺少活动休闲的场地,街道跨前一步,让出办公场地,改建成国定一睦邻中心,中心内设置亲子角、睦邻茶室、图书馆、乒乓室等社区休闲空间,国定一的居民也可享受“家门口的会所”资源,大家的幸福感更加强烈了。
走到健身步道和睦邻亭旁时,小区业委会主任袁建明和大家分享了睦邻亭和健身步道的筹建过程。他深情地说,这些设施是政府经费和居民自筹经费的结晶,我们感谢政府,感谢每一位国定一居民的付出,未来我们要维护好这得来不易的设施,要让居民邻里关系更和谐,居民生活更幸福。
最后,陈文芳书记为本次党课总结道:大家所看到的所有的变化都是街道、两委班子充分发挥了“百脑汇”议事堂、“五位一体”会议议事的作用,与居民多次协商、协调矛盾,并依托“社区规划师”的专业力量,确定开门地点及开放之后的一些细节后才最终开通了睦邻门。“睦邻门”的开启,促进了邻里关系的融洽和社区温度的提升,还带动高校、党员志愿者、居民共同参与,促进共治共享。
课后党员们就纷纷表示,这堂行走的党课非常有意义,受益匪浅,并表示要把这种为民做事的实干精神带入到自己所在的社区中。
打开一扇“睦邻门”,就打开了居民们的便捷新生活。杨浦正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睦邻”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