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场街道举办“你好,邻居——社区规划共创夏日派对”

2019-09-06

831日下午,位于国定一社区边上的创智农园热闹非凡,由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同济大学主办,五角场街道社区规划师办公室、四叶草堂承办的“你好,邻居——社区规划共创夏日派对”社区开放日活动在此举行。附近社区居民纷纷前来,积极为社区规划共创建言献策。五角场街道社区规划师、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刘悦来老师全程参与活动。

该活动是四叶草堂社区花园项目的重要试点活动之一。它以新旧小区间的围墙拆除为契机,在往期社区规划师共创小组的实践基础上展开。活动主要由共创小组社区讨论会与成果展览、围墙告别、脸庞社区、社区晚餐会、纳凉舞会等互动环节组成,旨在提高居民在社区参与、社区共建、社会创新等领域的认同感,增强居民的区域归属感和凝聚力。

在共创小组社区讨论会上,社区规划师团队把共创小组此前的工作成果分享给大家,和社区的叔叔阿姨一起共同制定一条属于创智、国定一的社区小旅行线路。社区规划在地共创计划导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于海教授来到现场,对社区共创、社区自治的实践给予高度肯定,并鼓励大家深入拓展,以行动来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共创。

围绕围墙的翻新,“拆墙”活动结合涂鸦、喷绘、刻字、敲打,让居民们用自己的方式和旧日的砖石“Say Goodbye”,打破新旧小区之间的屏障,完成过去与当下、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反思与重构。

在“脸庞社区”的活动中,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大家用拍立得留下居民们的笑脸,组成社区独特记忆的照片墙。

 “未来电话亭”用一个私密空间,一间布匹罩起来的小房子,打造了一个秘密基地。走进去,拿起电话,对未来的自己说一些心里话,或者说出你心目中社区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又或者说一说你对父母、朋友、爱人一直想说而又没机会说的话。

在社区晚餐会上,居民们以每个人带一个菜的方式,参与到活动中来。晚餐会还把垃圾分类的实践融入其中,倡导环保生态的睦邻友好理念。

此外,活动现场还特别推出了砖绘工作坊和蓝染工作坊,将居民生活的日常绘制到废弃红砖上,将扎染艺术传递给每一位居民。

傍晚时分,创智、国定一社区的叔叔阿姨们带来了四十多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每一个来参与的伙伴也都带来了可以分享的食物。杨浦高级中学合唱团学生们带来的弦乐和垃圾分类主题话剧,以及社区阿姨合唱团的表演,为创智农园广场上的长桌宴增添了无穷的韵味。大家一边看着社区节目,一边品尝美食,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夜幕降临,广场上亮起彩灯。大家在歌声中载歌载舞,摇滚音乐、流行音乐、经典老歌在广场上轮番上阵,拉丁舞、交谊舞、摇摆舞也拉近了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距离。

四叶草堂提倡的社区共创是一种全新的居民自治模式,将空间更新与社区治理有机融合,探索一条社区景观和人群资源高效整合的道路。社区共创项目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改善现代社区居民间普遍存在的生疏现象,链接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分工的居民群体,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共创共建属于自己的和谐生态社区。

此次社区开放日活动是居民共创的成功实践,也是体现社区营造居民参与的重要环节。

未来的社区规划共创将实现五个功能:

No.1——美好记忆的储存

社区的任何微小变化,居民们为改善社区环境提出的建议,在社区中参与的规划共创活动,都会成为彼此日后共同的美好回忆。

No.2——扩大的朋友圈

无论是为社区花园浇水施肥,还是社区规划的观点交流,都能让居民们认识更多的朋友,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独居人群的朋友圈,改善了居住体验。

No.3——集体意识的产生

践行共创、共建、共享的理念,将居民的个体力量汇成集体的社区力量,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居民都是社区的一份子,增强居民们的责任感。

No.4——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形成

促使越来越多的居民意识到社区不仅是“居委会和物业的社区”,更是“我们共同的社区”。

No.5——生活质量的提高

社区规划共创的终极目标是改善全体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让每位居民都能在集体中获得幸福,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未来,在五角场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社区花园出现,居民们会因为社区花园聚集,会愿意为社区服务,社区花园的建设将会成为促进社会状态更加完善迈出的一小步。

微信图片_20190906104107.jpg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