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路街道小小科学家玩转趣味实验 解锁千年智慧

2025-04-18

  近日,江浦路街道大连路睦邻中心迎来了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跟着哥哥姐姐学科学”活动!应睦邻中心的邀请,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来到社区,与15位小朋友共同探索化学的秘密。小朋友们化身“小小科学家”,亲手操作趣味科普实验,探索古代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奇妙碰撞。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这场科学之旅的精彩瞬间吧!

  实验一:水浮法印泥字画——穿越千年的“唐代魔法”

  “蜡烛屑+墨水=水墨画?”没错!小朋友们用蜡烛在宣纸上画出隐形图案,再将纸轻轻浮于墨汁水面。蜡痕像盾牌一样挡住墨水,瞬间浮现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志愿者哥哥解释道:“这是复原唐代‘流沙笺’技艺,蜡的疏水性让图案‘活’了过来!”小朋友们瞪大眼睛,直呼:“古人太聪明啦!”

  科学原理:蜡质覆盖宣纸纤维形成疏水层,墨汁只能附着无蜡区域,水纹扰动更添自然肌理。

  实验二:铜蓝之淀——化学家的“颜色变变变”

  “蓝色湖水”硫酸铜遇上“碱水小魔法师”氢氧化钠,一场颜色魔术开始了!从清澈到蓝色雪花沉淀,最后又变回透明,小朋友们连连惊呼:“像星空!像泡泡!”志愿者姐姐笑着说:“这是酸碱反应和络合物的‘魔法’,科学家也是魔术师哦!”

  科学原理: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过量碱液溶解沉淀形成四羟基合铜离子。

  实验三:纸巾送水——汉代农民的“彩虹运河”

  红蓝两杯色素水用纸巾桥连接空杯,不一会儿,中间杯子出现了梦幻的紫色!志愿者哥哥揭秘:“这是毛细现象,汉代‘翻车’提水灌溉就用这原理!”小朋友们兴奋地喊:“纸巾变成水管啦!”

  科学原理:纸巾纤维的毛细管作用,水分子在附着力与内聚力驱动下攀爬,色素随水流混合。

  大学生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小朋友们认真记录实验步骤,场面温馨又有序。一位小朋友举着作品骄傲地说:“我要把‘唐代水墨画’带回家给妈妈看!”大连路睦邻中心“跟着哥哥姐姐学科学”系列活动受到社区家长和小朋友们的喜爱和欢迎,在大学生志愿者们的暖心陪伴下,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逐渐发芽!大连路睦邻中心将持续推出更多趣味活动,期待大小朋友们的参与!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