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千年飞天梦想 挺直中华民族脊梁——“创客young学院”科普体验活动

2024-10-12

  “创客”是指勇于创新,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创”指创造,“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原意是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杨浦区青少年科技站“创客YOUNG学院”正打开大门欢迎同学们前来一探究竟,体验“创客”活动的独特魅力。

  活动回顾

  知识讲座&动手制作

  9月下旬,区青少年科技站创客工坊内座无虚席,来自长海路街道和江浦路街道的30位家长和同学欢聚于此,相约参加“创客young学院——实现千年飞天梦想,挺直中华民族脊梁”科普体验活动。本次活动特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常征工程师作为嘉宾老师,与杨浦少科站老师一起带领大家走进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了解航天飞行器的相关知识,制作仿真火箭模型,并实地探访航天科普研学活动基地,感受国家科技进步。

  活动在讲述新中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背后故事——《横空出世》的精彩镜头中拉开序幕。来自少科站的何老师借此引出中国航天的发展开端——“两弹一星”工程。

  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一大批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为了成功实现“两弹一星”工程,突破各种艰难困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 ,成就了激励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两弹一星”精神。

  常征工程师紧接着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家长和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中国航天在短短几十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成立到2024年,我国实现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发、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以后起之秀的身份通过自主研发逐渐走进了世界航天事业的先进领域。新世纪以来,中国航天核心业务涵盖了火箭、导弹、卫星、飞船、探测器五大领域,北斗导航系统、中国空间站、“嫦娥工程”、“天问计划”的成功,成为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了解中国航天所取得的不凡成就之后,家长与同学们不仅民族自豪感得到了大幅提升,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在少科站杨老师的带领下,家长和同学们共同动手制作了东风1号火箭模型,通过制作,更为直观了解火箭的基本构造。

  在发射环节中,随着众人“5、4、3、2、1、发射”的呐喊中,一枚枚由同学和家长共同完成的火箭模型腾空而起,直冲云霄,在场观众都为这震撼的火箭发射场面发出了阵阵惊呼。

  研学参观

  下午,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大家乘车来到了位于闵行区的航天科普研学活动基地。活动基地的导游带领大家参观了中国航天自行研制的各类火箭、卫星、探测器、空间站的实体模型,详细地为众人介绍了这些模型背后的制作故事。

  有趣而充实的科普体验活动很快进入了尾声,中国航天的常征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能给各位小朋友带来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对浩瀚宇宙的无限向往!衷心祝愿中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再创辉煌!期待每一位热爱科学、心怀梦想的小朋友,能够在这片蔚蓝天空中找到属于自己梦想的种子,勇敢追梦,不负韶华!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