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原中学注重实践创新 培育时代新人
2024-08-26目前,我区已有2所学校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35所学校获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有1所学校为新一届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成功创建上海市文明校园的上海市中原中学的风采吧!
上海市中原中学
上海市中原中学前身是“控江分校”,1994年更名为“上海市中原中学”,1995年被批准为杨浦区重点中学。学校秉持“注重基础,和谐发展”办学理念,努力创建“建设实创学校,培育实创素养”办学特色,致力于把学生培养为“具有良好德行、厚实基础、健康身心和实创素养,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校园、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摄影特色学校、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上海市心理辅导实验学校、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杨浦区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杨浦区德育先进集体、杨浦区优秀家长学校、杨浦区教师专业发展校、杨浦区科研先进集体、杨浦区教育系统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良好单位、杨浦区第二批党组织“登峰计划”特色校创建单位等称号。
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学校发展
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党小组活动、团组织活动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确保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为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探索“党建+”项目,实现深度融合。以杨浦区党组织“登峰计划”特色校创建为抓手,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以党建工作为“链”,串起队伍建设、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德育工作、学校团建五个领域,让党建工作全过程、全方位渗透和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文明校园创建。
强化思政教育,培育时代新人
整合各类资源,助力思政育人。以市级党建课题《以党建引领推动高中“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为引领,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使其成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有力载体,结合校本“实创特色”课程,挖掘思政育人元素;结合学校德育特色,整合思政育人资源;活用区域“第二课堂”资源,拓展思政育人平台,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坚持五育融合,促进全面发展。学校以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为重心,尝试在各学科单元教学设计中进行“五育融合”。形成了一批人文素养、美育类和跨学科的课程,推进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生实创素养的培育和综合能力提升。
深化队伍建设,筑牢育人之基
筑牢师德底线,端正清朗师风。学校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放在教育教学首位,作为教师学习的必修内容,坚持把准则的各项要求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的各环节。签订《师德承诺书》,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追求,以庆祝教师节为契机,讲述身边的感人故事、先进表彰、致敬老教师等板块,引导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担当进取。
落实“三航计划”,助推专业发展。学校确立了以“三全育师”为理念,以“三航计划”为路径的师资优化方案。“三全育师”即面向全体教师、关注教师全方面发展、通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提升教师素养和技能。“三航计划”即面向三类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骨干助力“启航计划”,储蓄后续力量;任务驱动“远航计划”,铸就中间力量;项目引领“领航计划”,培养前沿力量。针对性开展教师教研及培训活动,促进教师找到合适自己的成长路径。
彰显实创特色,培育实创素养
注重实创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整合课程资源,打破学科间壁垒,开发校本“实创”课程。包括“体验激趣”“实践培特”“探究赋能”三大实创课程群,体现“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引领,以及绿色、协调、创新的发展理念。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
着眼终身发展,开展生涯指导。开设学生发展指导课程:高一识生涯,唤醒实创意识的生涯认知课程;高二创生涯,融入实创体验的生涯探索课程;高三择生涯,提升实创素养的生涯导航课程。为学生指明成长成才的方向,帮助学生明白为何出发、抵达何方,为学生成长成才找准方向。
丰富校园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再造学习空间,撬动学习方式变革。以市级课题《指向高中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学习空间再造研究》为引领,打造开放、共融、情境化的学习空间。迭代正式空间功能,优化实创特色课程;升级墙面空间功能,优化环境育人效能;建设虚拟学习平台,优化个性化学习路径。学习空间的再造,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为学生的多元发展筑牢根基,助力学生迈向更高远的未来。
优化校园环境,校社共建共享。学校注重校园绿化的管理,定期进行绿植的除虫防病和修剪,食堂及后厨卫生整洁,运动设施完善,教室和办公室整洁舒适;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如“冬日送温暖”“夏日送荫凉”活动;“书香万里情,共筑中国梦”上海——喀什“书香校园”共建活动,学校曾获“爱心暑托班”优秀组织单位。
健全阵地管理,拓展育人空间。学校实行“全员导师制”,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建立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校家社协同育人,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