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咖渣 啡“童”凡响 促进“绿色生活”社区自治 社会组织创新案例二

2024-07-11

  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区民政局组织开展了第二届杨浦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十大创新案例征集活动,评审结果已于日前公布。区民政局将陆续推出其中的特色案例,展示社会组织的优秀经验和创新做法,持续推动社会组织在参与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中体现专业、展现作为、实现价值。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区海芽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带来的《“绿色”咖渣、啡“童”凡响,延吉新村街道“绿色生活”社区自治培育》案例。该案例聚焦于“绿色生活”主题,深化社区居民对环保的认识与实践。

  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服务了1200余个社区家庭,并组建了由亲子家庭、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社区环保自治团队。通过开展各类环保教育活动、推广“绿色生活方式”以及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还激发了大家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咖啡渣变废为宝,传递“绿色生活”烟火气

  积极链接商区、企业等多方资源,开展贴近日常生活需要、满足商户企业以及社区治理需求的“绿色生活”实践。指导亲子家庭把收集到的咖啡渣制作成可再利用物品,如咖啡除味剂、咖啡渣肥皂等。依托睦邻中心、社区商业中心等二手环保市集,销售咖啡渣制品、家庭闲置二手商品等,销售资金直接进入上海儿童基金会杨浦家庭友好专户,用于后续环保公益活动,实现“绿色生活”社区自治可持续。通过回收咖啡渣,既帮助商户进行品牌宣传,又提升了儿童的动手能力。

 开展广泛宣传,营造“绿色社区”氛围

  在街道辖区17个居委会、学校中,宣传“绿色生活”小知识,开展“点亮低碳生活、共筑‘绿色家园’”环保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增强了亲子家庭的“绿色生活”理念,营造低碳生活的社区氛围。制作延吉新村街道“社区实践小护照”,为参与社区环保公益服务的儿童盖章,增加亲子家庭的积极性和荣誉感。依据小护照的印章数量,开展“小小绿色实践家”评比活动,为积极参与的亲子家庭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让正能量、文明新风尚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依托校社共建,养成“绿色生活”习惯

  依托校社共建资源,走进学校课堂,普及低碳生活知识、发布线下“绿色生活”实践任务、教授儿童学习制作“绿色手帐日记”,鼓励儿童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同时,组建培育“绿色生活”志愿者团队,建立“小小绿色实践家”亲子家庭微信群,宣传推广“绿色生活”理念,开展“绿色生活”实践。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该项目将继续从社区、校区、商区需求出发,探索多方参与的社区自治与可持续发展路径,唱好“绿色”低碳生活大合唱。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