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俗 情暖腊八——殷行街道举办“一老一小”腊八节主题活动

2024-01-22

  为庆祝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社区居民生活,近日,殷行街道在家门口服务站举办“一老一小”腊八节主题活动。
  一早,殷行街道家门口服务站人气十足。“气氛组”阿姨们载歌载舞,志愿者们忙着迎客派粥……让社区粥香四散、年味满满。殷行街道家门口服务站时光驿站里的12位志愿者,包含4位患有认知症的老人,精心准备了莲心、芸豆、薏仁、糯米、大米、糙米,慢慢熬制腊八粥,只为一早让居民感受甜蜜。为了方便老人进食,志愿者们将食材里面桂圆去核、红枣去芯。“好久没这么大的干劲了,我也69岁了。看大家喝得开心,我也幸福感满满。”志愿者张宝珍说。
  朱阿姨和徐阿姨都是社区关爱员,为社区高龄独居老人送关怀已有十多年。怎样让不便出门的老人喝上腊八粥?她们从服务站拿出保温盒,装上十几碗腊八粥,当起了腊八“配送员”。
  “第一户我们先去马阿婆家,她在家等着呢……”徐阿姨口中的阿婆是91岁的马巧妹。阿婆独居,又因为关节不好长期卧床。看到熟悉的脸庞,阿婆笑得很开心,社区关爱员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令人感动。阿婆说:“平日里经常嘘寒问暖,到了重阳节、中秋节、腊八节这样的特定节日,社区总会想到我。她们来家里坐坐,让我觉得不孤单。”
  关爱员朱丽华今年也有70岁了,作为一名“小老人”,又是党员志愿者,她经常主动关爱社区的“老老人”。她表示:“殷行社区老年人群体大,我关爱的老年对象就有30多位,最高龄的快100岁了。腊八节送一碗腊八粥,老人家心里也暖洋洋的。这种获得感,是其他任何东西也换不来的。”
  同时,街道未保站也在家门口服务站开展腊八节手工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制作龙年小挎包,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并让他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腊八节是中国农历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有吃腊八粥、喝腊八水等习俗,以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幸福。活动开始前,主讲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腊八节的由来和意义,以及相关的民俗风情。然后,老师和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分发了各种颜色的布料、剪刀、针线等工具,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小挎包。为了增加手工作品的趣味性和创造性,活动现场还准备了一些装饰物和小饰品,供孩子们自由搭配使用。
  孩子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用彩纸剪出各种形状的图案,有龙、凤、花、鸟等,然后用针线将它们缝制在小挎包上,形成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作品。有的孩子还在小挎包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或祝福语,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祝愿。看着自己的作品,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笑容。
  除了手工制作小挎包外,家门口服务站还为每位参加活动的小朋友送上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让他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和祝福。孩子们品尝着香甜的腊八粥,纷纷向志愿者们的辛苦付出表示了感谢。
  活动当天,时光驿站现场共有967碗腊八粥送到居民手中,负责人陈斌表示:“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希望社区的老人、孩子们能够身体康健,幸福美满。”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