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法治体验官”集结 我区“暑期法治研学营”有玄机
2024-08-057月盛夏,一群特殊的“小达人”怀揣对法律职业的向往,感受着不同法律职业的工作内容与“甜酸苦辣”,在我区这座越来越“YOUNG”的人民之城中寻找着“法治密码”。
“法医实验室”:为逝者证言,让证据发声
司法鉴定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近日,区法宣办以科学为舟,以趣味为帆,引领青少年在探索中成长,在成长中提升法治素养。一场严肃又不失活泼的“法医实验室”活动在新时代上海互联网企业党建创新实践基地举办。现场带领青少年进入司法鉴定的世界,剖析真实案件,了解法医的破案思路,体验血型鉴定、男女骨骼分辨、指纹密码探索等工作内容,锻炼青少年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实现法治宣传教育与趣味活动有机融合。
课程伊始,老师巧妙设问:“法医这一职业是如何定义的?它的历史渊源何在?人体上留下的哪些痕迹能成为破案的关键线索?”几个问题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老师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校园欺凌的内容,将法律条文同伤情鉴定结合在一起,为孩子们揭开司法鉴定世界的神秘面纱。
当讲到血液这一证据时,老师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同血型输血的科学原理,还巧妙设计了一场互动实验。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AB两组试剂中血液的反应,直观展示了血型鉴定的过程,让抽象的医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收获了知识的乐趣。
紧接着,在“解读骨骼里的秘密”环节中,老师带领着现场小朋友学习如何通过骨骼特征判断性别、年龄,体验了一次次智力与观察力的较量。指纹提取的实践环节更是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孩子们兴奋地将自己的指纹留在特制的衬底上,随着石墨粉的轻扫,一枚枚清晰的指纹被提取了出来。
此次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更加生动有趣、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强化其法治观念与素养,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
庭前“邻”距离:敲响公平之槌,感受司法庄严
“今天终于有机会来法院打卡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小荷青青”法治夏令营活动在区人民法院举行。通过沉浸式参观人民法院,强化青少年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小朋友们参观了法院执行大厅、审判法庭等场所,了解了庭审中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法警、原告、被告等不同主体的责任与义务,近距离观察了法庭布置,体验了司法警察常用装备。
随后,在法官带领下,小朋友们开展了一次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模拟。将真实案件改编成模拟庭审,让参与活动的小朋友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及其代理人等不同角色,在角色体验过程中深化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熟悉与运用。
最后,法官以普法小课堂的形式,对活动进行总结,鼓励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法治观念,努力提升个人法治素养。
“小小法治观察员”:“一米高度”看治理,为基层法治建言
社区创新治理,为了居民,也依靠居民。今年,区法宣办从“一米高度”的视角出发,引导小朋友们了解社区治理、感知城区变化、参与城市更新。通过举办“小小法治观察员”活动,让孩子们对自己所在的社区产生更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而链接更多的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
五角场街道
五角场街道不断壮大“小小法治观察员”队伍,发展他们成为五角场街道青少年普法先锋队成员,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做学法、守法、护法的小公民。以“青天问法”和“县官说法”两个趣味普法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在“沉浸式”答题中感受法治氛围,树立城市“小主人”意识。
平凉路街道
平凉路街道创立“法治小当家”青少年普法品牌,邀请社区青少年作为“小小法治观察员”,全程参与楼道整治专项活动,为美丽社区建设贡献法治力量。社区法治专员为青少年开展“楼道内堆杂物,涉嫌违法”普法讲座,详细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禁止楼道堆物的相关规定,并领读《倡议书》,呼吁青少年增强法治意识和环保意识。
长海路街道
长海路街道旨在发挥孩子间的朋辈互助作用,通过孩子们独特的视角找出在家庭、学校、社区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小小观察员”们热情高涨,纷纷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老师罚抄很多遍作业算不算“违法”?家长利用假期安排补课有没有侵犯我们的权益?遇到欺负人的同学,不敢告诉老师家长,怕被报复怎么办?
殷行街道
殷行街道针对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陋习,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新奇遇记”的方式,对青少年超出能力大额消费、高空抛物砸伤人、电瓶车飞线充电、路遇老人摔倒扶不扶、识别赌博远离赌博、青少年玩游戏大额充值退不退等案例举例提问,请“小小法治观察员”发表各自意见。
热辣滚烫的2024年暑期,区法宣办以“别Young过‘法’ 乐不思‘暑’”为主题,持续开展“暑期法治研学营”活动,让社区青少年“沉浸式”体验法律职业,感受区域法治文化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