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互联网风险!这份事关未成年人的调查报告发布

2023-07-25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炎热暑期,孩子们放假在家,常与互联网为伴,网上“冲浪”成为学习、休闲的有力工具,然而网络的隐藏风险也值得警惕。

7月20日,由杨浦区未保办、杨浦区委网信办指导,杨浦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办的“小童善治,‘未’爱护航——杨浦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专题论坛”举行。

论坛上,《上海市未成年人网络使用调查报告》发布,由复旦-东芬儿童保护研究中心联合相关社会组织和互联网企业共同完成。报告聚焦上海市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统计学分析,重点探讨了相关风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并就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

报告指出,当前,青少年网络接触中低龄化、长时间化、性别差异化、群体性特征较明显,存在的网络侵害风险不容忽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要携起手来,帮助未成年人善用网络资源,完善网络保护机制,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担起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为更好凝聚各方力量,积极营造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社会氛围,参与此次论坛的各界代表还共同发布了《“加强社会联动,构建网络屏障”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倡议书》。代表们倡导,要强化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宣传教育,切实提升网络素养;要强化互联网平台、媒体平台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提供优质健康内容;要强化“家-校-社-企”各方协同,共筑绿色保护屏障。

此外,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网络平台、学校、新闻媒体的代表,还通过主题分享和圆桌论坛的形式,围绕网络素养教育、优质内容供给、政府企业媒体责任以及各方协作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进一步形成共识,明确路径策略,为下一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本次论坛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旨在加强对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保护,共同构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杨浦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积极打造杨浦特色品牌,不断完善信息、资源、平台、队伍等方面的共享协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提升站位高度、协同深度和保障力度,推动未成年人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杨浦区民政局、杨浦区检察院、杨浦区融媒体中心(区网信中心)、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上海网络游戏行业协会、澎湃新闻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复旦大学社会学专家、互联网企业、中学和学生代表,以及各街道未保站站长、儿童督导员和居委儿童主任代表等近90人参与了本次论坛。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