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焕颜 蝶变新生 志鉴中的杨浦社会生活变迁20年
2025-05-16为纪念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十九周年和《上海市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施行十四周年,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方志法规宣传普及、弘扬依法修志编鉴精神,5月15日,“志鉴中的社会变迁——浴火焕颜 蝶变新生”5·18地方志法规宣传暨《杨浦区社会生活变迁20年(2004—2023)》首发式活动在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举办。
活动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共杨浦区委宣传部、中共杨浦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办公室、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办。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姜复生、副区长王浩、中共杨浦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黄伟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出席。
姜复生致辞并强调,地方志作为记录一地之全史,是一个地方文明承载的形态,更是一种丰富灿烂、内容庞大的文化体系。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将中国古老的方志文化与我区活跃的创新基因有机融合,深入挖掘杨浦“四个百年”的历史文脉,推出更多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让更多市民群众能够透过方志之窗、鉴往知来。
王浩指出,2004到2023年是我区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百万杨浦人民共同见证了我区城市面貌的巨变,人民生活品质得到跃升,铸就了我区发展最温暖的底色。新书的发布不仅传承了我区历史文脉的记忆,更鼓舞了大家面向未来再出发的底气。要以史为鉴,继续发扬“四敢精神”,在科技创新、民生改善、文化传承中探索新路,绘就人民城市更加绚丽多彩的幸福画卷。
黄伟一介绍杨浦第三轮区志推进情况、课题项目总体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杨浦区社会生活变迁20年(2004—2023)》项目课题组组长孙涛介绍新书并讲述项目历程。
与会领导、项目组代表及市民代表共同发布新书《杨浦区社会生活变迁20年(2004—2023)》。该书为杨浦史志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理念,践行“三区联动”、加强区校合作的又一成果举措。由中共杨浦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办公室)、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双方在前期第三轮杨浦区志合作基础上,深入探索、深化合作、共同编写完成,以期从微观的社会生活变迁层面,反映我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为人民、人民建”的城市发展理念的实践之路。
活动后,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地方志法规宣传和杨浦社会生活变迁20年主题展板、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馆。
区相关部委办局、各街道分管领导和志鉴工作负责人,社会生活变迁20年项目组、联建单位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党支部、内江居委会等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