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高地与学术殿堂的“双向奔赴” 我区向珞珈学子发出青春邀约
2025-03-17 3月14日,“人民城市首提地 才聚杨浦高校行”武大专场在武汉大学举行。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屈文谦、区委副书记周嵘出席,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秦丽萍主持。
周嵘在主题宣介中说,近年来,我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奋力书写杨浦“三篇大文章”,创新浓度、产业厚度、人才高度加速跃升。我区承载着“四个百年”的深厚底蕴,曾贡献全国1/20工业产值,孕育了复旦、同济等10所高校,更见证《共产党宣言》首译、《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等红色记忆。如今,在人民城市理念引领下,曾经的“工业锈带”加速蝶变为“创新秀带”,数字经济产业连续5年两位数增长,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标杆。围绕“1+2+3+4”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区集聚了抖音、美团、B站等80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拥有占上海50%的7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落地运行,74名院士、400余人国家级及600余人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在此深耕,是一片成就事业的高地。围绕“15分钟便民生活圈”,我区积极筹措25000套安居房源,创新设置女性、宠物专属楼层。大学路街区融合网红经济与创投生态,年均举办超百场青年活动,18万大学生与4万互联网从业者共筑杨浦Z世代的“潮流宇宙”。“我区将延续与武大的‘求新’对话,以三区联动、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助力青年人才‘进得来、安得下、能成业’,在人民城市建设中成就精彩人生。”
屈文谦表示,我区作为上海创新浓度最高的中心城区,其百年底蕴与创新生态与武大“顶天立地”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近五年超2500名武大毕业生赴沪发展,其中1300余人扎根我区,涌现出新兴产业创业者、智慧城市技术骨干等多元人才力量。武大将聚焦三个方面强化校区联动:深化产教融合双向赋能,聚焦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区域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推动实践育人走进课堂,引入我区头部企业的实践项目进课堂、进实验室,打造“真题真做”的沉浸式育人生态;形成人才输送长效机制,构建“技术筑基、创新驱动、担当领航”的复合型人才输送通道,为杨浦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青春动能。“武大将依托我区链接全球顶尖人才的突出优势,共同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新范式,为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增添武大的青春力量。”
在屈文谦、周嵘的共同见证下,区委组织部与武汉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共同签订人才合作协议。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蒋科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向学弟学妹发出让珞珈精神在我区生根发芽的邀约。“来我区,把‘自强弘毅’刻进杨浦滨江的沿江步道上,让‘求是拓新’绽放在创智天地的数字星球上!选择杨浦不是离开珞珈山,而是让珞珈精神在我区生根发芽。”
活动现场,区人才工作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设政策咨询点位。我区区内哔哩哔哩、叠纸、得物等一批重点头部企业开展现场招聘。此外,涉及不同领域多个专业的线上招聘活动在中智招聘网站同步开展。
此次活动,来自我区的抖音、美团、B站、得物、大陆集团、中建三局等130家重点企业、单位,共带来754个岗位,预计招聘规模将达2800余人,助力武大学子更好逐梦上海,扎根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