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姜道荣谈党建 杨浦创新发展再出发

2024-04-03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上海考察指导,对新征程上上海发展作出新的战略擘画,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进一步阐明了事关上海发展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定位新论断新要求新任务。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党的建设寄予厚望。这次考察上海,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把握超大城市特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和模式,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上海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精神,“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上海支部生活》联合推出“组织部长谈党建”专题报道,约请16个区的组织部长,畅谈各区党的建设如何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以更强烈的自觉、更务实的举措、更有力的行动,通过党建引领,服务高质量发展;如何结合各自区情谋篇布局,提高针对性、适应性,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努力创造无愧于党的诞生地的党建业绩。
  今日刊出的是专访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姜道荣。
  记者:我区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科教资源十分丰富,未来,我区组织工作将从哪些方面着手,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姜道荣: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一直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为高质量书写“创新篇”答卷,我区始终把推动创新发展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全市发展大局的战略支撑和重要任务。作为组织部门,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助力全区创新发展。
  一是坚持“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什么样的人”“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立足杨浦创新发展的中心大局,强化崇尚创新、支持实干、主动担当的正向激励,切实把主动谋事、勇于任事、拼命干事、善于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同时,不断完善年轻干部选育管用的工作链条,制定相关文件,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年轻干部培养的任务目标、方法举措,推动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环环相扣,不断增强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激励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发进取、开拓创新。
  二是坚持以专业训练赋能,不断提升干部服务发展的能力,把教育培训作为干部能力素质升级的“加油站”。一方面,突出我区的科创特色,以“杨浦创新发展再出发”为主题,探索“1+4+2”专业化能力课程培训体系,与高校、高新企业合力打造培训师资库,办好杨浦“创新四力”系列专题班、“一把手”专题培训班、处级轮训班,全覆盖抓好全区干部培训,帮助干部拓宽思路、更新观念、提升能力;另一方面,用好我区的合作资源,在合肥、滁州、三明等地建立干部培训基地,选派处科级干部实地培训、跟岗学习,集各家所长、创杨浦之新。
  三是以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总抓手总牵引,密切结合区域实际,制定杨浦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建设工作方案,推动重点产业链发展,出台产业人才专项政策,助力打通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出台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和激励的实施办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注重人才安居保障,出台人才社区实施办法,加速人才安居工程向更高生活品质、更浓科学氛围转变,用心用力创新举措,营造更高品质人才生态,打造更高质量人才秀带。
  记者: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首提地,近年来,我区主要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推动这一重要理念落地生根呢?
  姜道荣:四年来,我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最优的供给服务人民,以一系列生动实践与创新作为,全力推动人民城市新实践。主要通过五个“聚焦”予以贯彻落实。
  一是聚焦基层治理“点”的项目,打造杨浦“梦·享·家”项目,形成找大家、组好家、联建家、经营家、爱上家、推广家的“六家工作法”,产生了安图新村“安康和美图”项目等一批优秀案例。
  二是聚焦赋能治理“联”的方式,用好、用活区域化党建“三师三顾问”(社区政工师、规划师、健康师和社区党建顾问、治理顾问、法律顾问)制度,加快形成为基层赋权、减负、增能的强大合力,联动复旦大学新选聘社区党建顾问,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是聚焦凝心聚力“育”的覆盖,在探索打造300余个“HUI新屋”服务阵地的基础上,聚焦“人心凝聚、党员吸聚、力量积聚”,进一步凝练形成新就业群体党建“三聚”工作法。
  四是聚焦阵地建设“精”的样板,在指导开展“问需求计”大调研,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建议需求的基础上,推动建成“四中心合一”一站式综合服务的长白新村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街区治理、展现城市更新的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党群服务中心、五角场街道国定支路党群服务中心等街道网格中心,促成社区食堂、社区咖啡、宝宝屋等党员群众呼声较高的服务载体落地。
  五是聚焦滨江治理“链”的延伸,推动杨浦滨江党群服务“珠链”向杨浦滨江中北段延伸阵地布局,建成启用以“党建红·生态绿”为特色的共青森林公园站,在4A级国家森林公园打造可供市民游客休憩阅读、开展活动的“森林会客厅”;升级改造以“党建红·公安蓝”为特色的水厂栈桥站,提供三所联动、警务科普、反诈宣传等特色服务。
  记者: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我区的党建工作将从哪些方面谋篇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姜道荣:今年我们将以五个“赋能”,凸显杨浦党建治理新貌。
  一是赋能基层治理,围绕为居民区减负“后半篇文章”,做亮“梦·享·家”项目品牌,持续加强数字赋能,进一步丰富基层治理的应用场景,以数字孪生支撑全过程、全要素协同治理。
  二是赋能能力提升,在总结居民区干部队伍建设有效做法经验的基础上,统筹各类培训主体、课程、师资、阵地、教材、案例等,系统重塑培训体系。
  三是赋能产业发展,以深化落实区职能部门带产业链、上游企业带下游企业“双带”行动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将党建引领“红色引擎”植入企业成长壮大的全链条。
  四是赋能楼宇治理,深化推广以“善治理”为典型特征的杨浦楼宇党建4.0版,指导各属地街道依托楼宇党群服务阵地载体,在牵头融入基层治理、搭建交流联络平台等方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构建楼宇党建新生态。
  五是赋能科创融合,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区区位优势,进一步激活党建引领在资金链、技术链、人才链等领域的服务支撑效力,合力共促行业协同、产业升级、治理增效、区域发展的新局面。
  记者:面对未来,杨浦党建工作将重点在哪些领域再发力?
  姜道荣:一是新兴领域党建还要聚焦发展大局再深耕、再突破。随着在线新经济产业的蓬勃兴起,新业态、新生代、新就业群体等不断加速涌现。如何紧跟新兴领域日新月异的趋势,紧扣党建引领这条主线,对于更好推动党组织覆盖更全面、党员作用发挥更突出,更好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成长发展互促共融、同频共振,提出了更多期盼、更高要求,我们将在这方面加大力度。
  二是在基层治理领域,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走高,社区群众诉求呈现新的特点,我们将切实发挥“三区联动、党建联建”优势,在更大力度以“三师三顾问”等多元力量和专业资源进一步赋能基层的同时,挖掘“一线工作法”传统优势,大力实施“现场工程”,推动党员干部“到现场去”,把握社会群众呼声,研究破解症结的方式方法,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治理共同体。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