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24年度行政许可实施情况年度报告
2025-03-12上海市杨浦区2024年度行政许可
实施情况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将本区2024年行政许可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杨浦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各项规定,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并以清单为基础逐项明确监管重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主动转变政府职能,有序高效推进各项行政审批改革举措落地,不断健全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在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中积极作为。
二、行政许可办理情况
2024年度本区核发的行政许可事项共202项,涵盖25个主管部门,对于清单内的行政许可事项各部门逐项细化制定并公布实施规范,并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对外公示,年内对于部分设定依据、办理时限等发生变化的事项,做到及时修订并对外公布,便于申请人知晓及查阅。2024年本区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情况如下:申请518298件,其中,受理 518051件,不予受理247件,批准517301件,不予批准748件;网上受理125139件,全程网办43588件,告知承诺2316件,当场办结278305件,按期办结518051件,超期办结 0件;收费办件321660件,收费金额27313136.78元。根据市政府办公厅要求,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统一调整,并通过“两个免于提交”、电子证照、电子材料库、告知承诺等方式,进一步精简材料,缩减办理时限,窗口受理用证免交比率达61.35%,加强了线上线下融合,大力提升了办事效率和便捷程度。
三、批后监管开展情况
(一)创新监管模式,完善高效协同监管体系
2024年,杨浦区积极推进综合监管体系的创新与完善,优化综合监管的机制和方式,为更好适应新形势下的监管需求,解决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中的问题,创新搭建“一业一证”协同综合监管平台,逐步推进本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的建设,提升监管效能。推进“一业一证”行业综合监管改革,选取书店、面包店、咖啡店、超市、电影院等业态,深入研究行业监管现状及突出问题,完成行业综合监管改革工作方案编制,并在线上线下同步发布5个业态合规经营指南。
(二)聚焦重点监管领域,加强“互联网+监管”运用
通过提升数字化手段,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区建设管理委推出“智慧监管”服务,提升审批和监管效率,实现了行政审批工作与监管工作的有效衔接。区生态环境局搭建辐射安全管理交流平台,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全区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核安全文化”政策宣贯,及时向企业推送各类工作提示和辐射安全管理最新要求,做好相关实施细则和政策问答宣贯。同时,探索对部分风险隐患小的申请单位通过“远程视频核查”等手段,缩短审批时限。区城管执法局探索非现场执法新模式,执法人员通过网上办案系统-非现办案模块,将获取的违法事实证据上传并立案,商铺负责人线上查收《违法行为通知单》《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文书,并缴纳罚款。新模式上线以来,执法办案周期相较以往大大缩短,执法实效得到显著提升。
(三)优化联合抽查频次,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形成《杨浦区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第五版)》,明确了39个领域,134个抽查事项及其所涉42类检查对象,2024年抽查经营主体户次数较上一年减少1000余户,切实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同时,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和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有机结合,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中全面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对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降低抽查比例;对高风险或有不良记录的企业有针对性加大随机抽查、现场检查的力度,实施差异化监管。
四、改革创新情况
(一)以制度性变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持续完善各类审批服务事项。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企业和群众打造更加公平高效的审批环境。二是推进“一业一证”改革。积极配合市级牵头部门推进超市、电影院业态行业综合许可改革业务调研、方案制定、调试等工作。三是深化经营主体登记领域改革。升级“码上注”住所登记信息库2.0系统,实现市、区两级系统合并。全面推广“一企、一照、一码”应用,全市首创推出“经营主体身份码”赋能食安共治新功能。
(二)打造政务服务品牌,提升政府服务软实力
一是推进政务服务高效办。创新推出杨浦老年大学入学“一件事”,实现从招生信息到报名服务一站式办理。上线“杨浦少体校选材报名”“集办托儿所托班(早教)”“智慧好办”报名服务,实现免填率达70%、预审率达100%。累计上线52个“免申即享”事项,兑付资金达5644万元。二是指尖服务再创新。“随申办”市民云杨浦旗舰店新上线长者专区、专利超市、寒托班、乐活青年卡等15项民生服务,年度访问量达9696.9万人次,关注总数超42万。三是升级帮办服务系统。杨浦区政务服务中心围绕帮办服务对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进行了双项提升,区域上科学划分出“帮办中心”和“主题帮办”两大特色帮办区,技术上运用数字化手段持续升级“现场帮办服务系统”,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快捷帮办、材料预审、引导申办及市场准入全业务帮办服务。四是打造品牌数字IP。发布杨浦区首个“一网通办”IP形象“杨小通”,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推动“杨小通”多场景应用、全领域展示,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对杨浦政务品牌的认可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数字赋能营商,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打造一站式政策服务。杨浦区依托率先设立的“惠企宜商”综合窗口,推出惠企政策“码”上看服务,打造了一个“分类分级、集中统一、共享共用、动态更新”的政策文件库,方便企业实现查找知晓、一站兑现。二是升级线上惠企服务。在企业专属空间创新推出“小杨”人才服务专区和文化创意产业专题专栏,实现人才与企业“两翼齐飞”。瞄准特色行业重点需求,全新上线企业专属空间在线新经济行业版本,助力在线新经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拓展电子证照应用。杨浦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全新的“电商平台入驻商家经营资质审核”的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场景,成功帮助达达集团跨越数据孤岛,进一步实现多类证照精准获取、高效核验。
五、监督制约情况
(一)双公示原则
根据行政审批“双公示原则”,行政审批事项会在“信用信息平台”进行公示。相关行政许可的必要环节,例如:听证、公示环节,会及时向社会公众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二)政务服务“好差评”
许可服务事项实现两个全覆盖:一是事项全覆盖,凡是接入“一网通办”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好差评”评价范围。 二是服务渠道全覆盖,包括线下实体窗口、线上“一网通办”PC 端、“随申办”移动端APP,办事人均可对办理过程进行“好差评”。
(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建立线上线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制度,实现杨浦区各政务服务窗口全覆盖,为企业群众提供一对一服务,实现代填、代收、代跑动“一站式服务”、惠企政策“一窗式解答”、金牌服务“一对一陪伴”、办不成问题“一条龙跟踪”,为企业发展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是批后监管及时性有待加强。部分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包含现场核查环节,对应事中事后监管方式主要以现场检查为主,存在少量批后监管不够及时的情况。后续将严格落实行政“检查码”制度,推动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各部门监管平台的应用,做到此类事项按时监管、及时闭环。
二是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有待精进。结合数字化转型升级要求,需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专项技能迭代培训,后续将持续加强相关技能培训,组织工作人员进一步学习各类业务审查要点、材料清单等要求,同时督促各部门建立内部考核评价监督机制,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等进行定期考核,不断提升窗口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行政许可业务质效。
三是宣传工作成效有待强化。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渠道,进一步加大行政许可的宣传力度,使企业群众了解业务办理规定和所需材料,并组织专业的帮办团队,及时回应各项业务咨询、意见及投诉,最大限度为企业群众申请行政许可提供便利。
杨浦区数据局
2025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