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为人民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2025-05-23 来源:上海杨浦

  近日,由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区委组织部和杨浦区委党校共同举办的“干字当头、奋力一跳,谱写人民城市建设新篇章”研讨会在我区举行。来自高校、党校系统及基层实践领域的80余位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人民城市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入交流。
  提振精气神,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议题
  如何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成为讨论焦点。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教授李琪从四个维度提出建议。他表示,要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要构建“人人参与”的治理共同体、要夯实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增强文化软实力。“人民城市建设需要干部既懂政策,又会沟通,更要有破题的创新思维。”李琪说。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原副院长、上海市社科界联合会副主席、教授刘靖北提出,干部既要胸怀“国之大者”,对标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目标,也要紧盯民生小事,“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锤炼能力”。杨浦区委党校讲师包艳结合党校教学实践,认为“案例式、沉浸式教学能帮助干部提升攻坚克难的实战能力”。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主任陶岚对我区推进“振作干部一股劲”的具体实践和成效进行介绍,通过坚持系统谋划,打造激励担当作为的制度环境;坚持综合施策,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坚持严管厚爱,打造激励担当作为的组织环境等措施,使队伍能力本领得到加强,担当作为意识得到提振,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为谱写人民城市建设新篇章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理论实践结合,共话城市治理创新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民城市理念的落地实践。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贺东航以我区为例,分析了基层治理创新的经验与挑战,提出“人民城市理念需要转化为可操作的制度设计,激发社区多元主体参与”。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宋斌则从理论层面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事创业精气神”的重要论述,强调“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城市治理效能”。
  “老杨树宣讲汇”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区总工会原主席袁建民结合我区发展历程,呼吁发扬“那股劲”精神。他说,“从工业老区到创新高地,我区的转型离不开干部群众的实干与韧劲。新时代更需要这种精神去破解治理难题。”长白新村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黄才友分享了基层实践案例,体现“从小处着手回应群众需求”的治理智慧。
  凝聚共识,推动教研咨一体化成果
  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王公龙总结指出,本次研讨既有鲜活的一线案例,也有深度的理论思考,为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参考。
  与会者一致认为,未来需进一步总结“干字当头”的典型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治理模式,同时加强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的互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据悉,此次研讨会通过多元视角的碰撞,为谱写人民城市新篇章贡献了思想合力与实践启示。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