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展身手 劳模进校园 我区学校创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2025-05-08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区多所学校创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职业体验、技能比拼等丰富形式,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沉浸式劳动中感受职业魅力、培养责任意识,让热爱劳动的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激励青年教师学习劳模精神。
  市东幼儿园以“劳动润童心 快乐伴成长”为主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开展了一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活动当天,警察叔叔走进校园,用简单又有趣的语言,向宝贝们介绍自己的工作。警察叔叔结合互动问答,用童趣语言传递安全知识,比如“遇到危险怎么求助”“不能给陌生人开门”“过马路时要小心”等,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安全与责任的种子。他们还带来对讲机、手铐等 “神奇装备”给宝贝们近距离观察。托班幼儿在“穿鞋比赛”中挑战自我服务,小班孩子制作了小扫把,在自己动手操作中感受劳动成就感。
  中班幼儿通过“职业达人进课堂”活动,感受劳动的多样魅力。厨师叔叔展示刀工技艺,萝卜变身成为“小花”“椰子树”,引来孩子们的阵阵掌声;理发师叔叔现场演示了如何剪发,还邀请小朋友当小模特,感受发型变化;健身教练张叔叔带来了有趣的散打基础教学,引导孩子们学习自我保护的动作;科技达人杨叔叔带来小型3D打印机,现场打印了一只小船,孩子们见证“从材料到模型”的神奇过程。此外,孩子们还制作了“劳动勋章”,在创作中表达对劳动的敬意。
  大班幼儿以“劳动最光荣”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深度实践活动:他们拿起小抹布、小扫把,化身“清洁小卫士”,认真擦拭楼梯把手、打扫操场器械、为小庄园除草,用实际行动美化环境;幼儿化身“小记者”,带着劳动调查表和话筒,开启“小记者探访之旅”,采访幼儿园里默默付出的门卫、厨师、保洁阿姨,了解劳动的辛苦与价值。此外,老师们还基于大班年龄特点,提供了“家务任务卡”,鼓励孩子们回家完成叠衣服、擦桌子等力所能及的家务。
  打虎山路幼儿园也迎来了别具意义的劳动节系列活动。大班的孩子展现出非凡的活力与创造力,他们自主计划并完成了清理学校花园;绘制植物生长记录卡;为校园游乐设施做清洁;帮小班弟弟妹妹擦拭运动器具等等劳动的任务。活动结束后,大班幼儿走进其他班级,绘声绘色地分享自己的劳动故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中班小朋友也积极参与其中,洗自行车时,用彩色海绵为车辆 “洗澡”;扫落叶时,将落叶堆成有趣的形状;擦校园地图时,好奇地探寻地图上的奇妙世界;叠被子比赛更是秩序井然,小手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小班孩子在自我服务劳动中萌态尽显。“趣味比赛” 中,他们积极参与了穿鞋子、穿衣服、叠裤子、挂衣服的展示,尽管动作有些稚嫩,但每个孩子都全力以赴,努力完成任务。
  上海民办打一外国语小学教工团支部组织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学校邀请上海市教委百名劳模进校园成员、上海市劳动模范、杨浦区师源教育评估事务所所长胡昊然老师,为全体教职工做了“梦想——因执着而绚丽”为主题的报告。
  胡老师以自身经历为脉络,讲述了扎根教育一线的动人故事。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岗位都值得尊敬,道出劳模来自平凡的岗位,劳模成就不一样的精神。胡老师把每一个岗位都当作是对自己的锻炼,从教师到管理者,努力做一个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好教师,做一个对得起教师、对得起学校的好校长,做一个对学校发展有帮助的称职督学。
  胡老师以生动的语言,充满情感讲述了援疆的故事,深深打动每一位老师,让大家敬佩。作为与时俱进的劳模,她提醒大家,在人工智能时代,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给学生人文的关怀,与学生共同成长,成为共同成长的伙伴。学校的青年教师们深受鼓舞,感受到“执着”是一帖良药,教育者的情怀不仅在于理想,更在于困境中的担当。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