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启动试点 专业陪诊师成养老机构“急救先锋”

2025-03-17

  在上海市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背景下,我区率先启动《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探索构建高龄老人生命健康保障体系。我区区域内养老机构正逐步引入经过规范化培训的陪诊师,以“临时儿女”身份为老人架起就医“绿色通道”,用专业服务守护“银发生命线”。
  “黄金15分钟”生死营救:持证陪诊师成“急救先锋”
  近日,上海欣益养老院“上演”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紧急救援。77岁的孤老王老伯突发急性肺炎合并冠心病、胆囊炎。护理团队发现异常后,养老院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启动院内应急陪诊机制,一边获得监护人的医疗委托,另一边陪诊师整理好老人的病历资料,携带氧气袋、急救药品,等待救护车辆的到来,15分钟内完成陪诊服务调度全流程。
  陪诊师在救护车上与王老伯保持沟通,稳定他的情绪。到达医院后,陪诊师将老人的病情快速准确地告诉医生,并迅速完成了挂号、缴费等手续,为老人争取到了更多检查和救治时间。
  这一成功案例的背后,是我区陪诊师专业化建设的力量。作为区域内专业养老机构,欣益养老院积极组织人员参与区级陪诊师培训项目,课程涵盖职业道德、医疗急救、医院导航等实用技能。
  院内工作人员瞿晓琰参加了上海开放大学的陪诊师培训班,通过笔试与实操考试,获取由上海开放大学和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共同颁发的“陪诊师”证,其所在的团队已建立“院前评估-途中监护-院内对接”全流程服务标准,真正成为老人们的“临时儿女”。
  试点方案在我区落地,政校协同培育“正规军”
  2024年2月,上海市制订的《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正式出台,明确于2025年2月至7月在我区、浦东等9个区启动试点。作为高龄老人聚集的重点区域,杨浦区通过专业化培训体系、数字化平台赋能、标准化服务定价等措施推动方案落地。
  根据方案要求,我区将养老从业者作为核心人才储备。自两年前起,上海开放大学联合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开展“上海养老服务陪诊师”公益培训,覆盖全区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包含理论授课与医院实景实训,学员需掌握医疗急救、科室动线规划、医嘱记录等技能。陪诊师甚至在实训中重点学习心肺复苏技术,多一项技能就多一份保障。
  随着试点方案推进,区域内一支兼具专业能力和人文关怀的陪诊师队伍正加速成型,为破解超大城市养老难题提供“杨浦样本”。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