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86所大中小学和校外场馆接力“不打烊” 给孩子快乐寒假
2025-01-26 我区推出“五育少年创杨浦”乐学嘉年华活动,191个项目面向全区学生免费开放
2025年寒假已经开启,原本应该“静悄悄”的中小学校园却热闹非凡,怎么回事?踏着寒假的序曲,我们走进了我区的中小学校和校外场馆一探究竟。
“中国第一套生肖邮票是哪年发行的?这套邮票上呈现的是哪一部中国的水墨动画?”在区少年宫五楼“少年邮局”教室里,教师魏亚菲声情并茂地给孩子们讲述方寸邮票的“前世今生”和蕴含的传统文化故事。前来报名的20多名学生,有的是小学二三年级的“小毛头”,有的是刚刚升入初中的集邮“发烧友”,他们不分年级、不分学校,只为了一个共同的兴趣而来。
这是寒假期间,我区推出“五育少年创杨浦”乐学嘉年华活动的一个缩影。全区大中小学、少年宫、少科站和各类文博场馆接力“不打烊”,纷纷拿出有趣的特色活动,“破圈”面向全区学生不限年级、不限学校免费开放。据悉,全区共有86所学校参与,设有191个活动项目,从1月15日持续到2月17日。“要让学生减负增能,少布置一本寒假作业,多一些创新创意类的素养活动,为学生送上减负增能的寒假大礼包。”区教育局局长王芳如是说。
去不同学校“串门儿”
上海市昆明学校三年级学生钟天成是学校里戏剧社团的骨干,对朗诵和戏剧颇感兴趣。得知寒假全区提供各类有趣的创新素养体验活动,他赶紧拉着妈妈“爬上”课程表格寻找自己所爱。在区少年宫“声随影动”影视配音活动上,钟天成的天赋被老师们一眼相中。“我还报名了戏剧体验活动,还有《快乐舞动》活动,每一个我都十分期待,这样的寒假比窝在家里写作业有趣多了!”
除了从兴趣爱好出发,还有些学生报名嘉年华活动带着“串门儿”的初衷。上海市长阳实验学校6年级学生胡晨奕也报名了多门体验活动。寒假开始还不到两天,他已经参与了区少科站天文学体验活动和区少年宫的邮票体验活动。“参与这些活动,还能到不同的学校和场馆去看一看,走一走,有种‘串门儿’的快乐。”
大中小学持续“破圈”
我区有着丰富的高校和文博场馆资源,如何让更多学生享受这些优质资源?此外,杨浦区的中小学校都丰富的特色课程,这些“好课”能否爬到学生们的寒假活动单上?
在此次乐学嘉年华活动中,“破圈”思维不断升级——学校和学校之前的界限模糊了,校内和校外的围墙破除了,大中小学的教育资源正在融合。
寒假首日,近50名中小学生齐聚上海市铁岭中学,参与“机器人世界中的皮影戏”和“香氛魔法研习社”体验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习了乐高EV3机器人的基础操作技巧,并尝试运用现代机器人技术展现皮影戏这一传统艺术。“我之前只知道皮影戏是用手操控的,现在发现还能用机器人来表演,最酷的是我们自己组装了机器人,并且让它动了起来。这让我觉得科技真的很神奇!”一位参与体验的学生不停地感慨。
这个寒假,同济大学、铁岭中学、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等不同学段的学校,纷纷开设机器人相关课程。比如,同济一附中提供的“探秘AI+未来工程师与科学家实验室”活动,就是在同济大学沈海军教授支持下研发和开展的。
此外,我区还开放“人民城市样板之旅”“百年工业变迁之旅”“百年根脉传承之旅”“百年市政韵迹之旅”“数字经济创新之旅”“多元文化畅享之旅”“品质生活风尚之旅”等七条杨浦滨江社会实践City Walk路线,让全区中小学生走出校门,感受杨浦百年之变、传承红色文化。
在“玩”中找到兴趣和特长
“表面上看,现在的孩子各类课程很丰富,其实他们的寒假生活很单调——写作业、补课,就连玩也是家长安排好的。”区少年宫主任陈始佳说,乐学嘉年华活动的“火爆”,也看到了学生和家长对于过一个有趣寒假的需求,“尤其是考虑到家长们寒假里还要上班,开设的这些体验课程一般都在2个小时左右,至少能覆盖学生半天时间,不给家长增加负担。”
未来,这些丰富的开放资源要让全区青少年都能共享。“绝不能用一本作业、一张试卷应对所有学生,而是要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所爱,引导学生参与社会、了解社会。”王芳表示,为了打通大中小一体化育人机制,学生参与体验乐学嘉年华活动的高校项目,未来或许可以转化为高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学分。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学校和校外单位,将在年终考评中获得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