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杨浦公益人”上新 从我区诞生 在全市“开花”
2024-04-03 由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创新推出的《阿拉杨浦公益人》系列,讲述了一群在我区奋斗的公益人的故事。他们是有公益梦想、细分社会问题解决的专业人才,是深耕我区数年、擅长整合社会资源的“老法师”……从他们的视角,人们可以看到蝶变中的杨浦社会组织,以及一路前行时,杨浦公益人的动人故事。
最近,“阿拉杨浦公益人——人民城市中的社会组织创变之路”推出第二季,将继续挖掘人我区各个领域的“宝藏公益人”、优秀社会组织带领者,带大家了解今天的杨浦社会组织发展,为全市社会组织的茁壮成长提供“杨浦思路”。
本季第二集的杨浦公益人是区海芽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理事长翟怡。她凭着满腔热情,“无心插柳”闯入公益领域,挖掘出了一批“公益妈妈”。其中,“故事妈妈”们更是形成了品牌效益,已然闯出我区,在全市“开花”。
与此同时,海芽以“小小绿色实践家”等多个项目,开展咖啡渣收集利用、零拷洗衣液、做绿色手帐等充满创造力的实践,激发儿童参与到社区治理、城市建设,将绿色低碳理念贯彻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提供了“海芽样本”。
“无心插柳柳成荫”,从金融圈迈进公益圈
翟怡其实一直从事证券金融行业,可以说机缘巧合闯入公益领域。她还记得,多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自己和小区邻居们聊天发现,从小朋友放学后到父母下班到家之间存在一段“空档期”,这对孩子们来说很“难熬”。于是,热心的她提议,可以把孩子们集中到社区睦邻中心,请老师带大家做做活动,各家分摊费用。至于安全问题,他们可以每天固定给家长排班做志愿者到场,把孩子们每天放学后的两小时充实起来。
2017年,翟怡和社区里的成立了几个妈妈的自治社团,每天都有老师前来,开展英文故事绘本精讲等丰富活动。谁想,自治社团一举获得了社区家庭的强烈欢迎,参与的小朋友从几个到几十个,志愿者家长也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壮大。
至此,翟怡萌生了一个想法:社团火了,该得到正规管理。于是,她决定开办一个家庭教育的社会组织,为社区公益做努力。在区民政和区妇联的共同关心与扶持下,就这样,海芽的雏形诞生了。
在我区“发芽”,在全市“开花”
在做公益的过程中,翟怡了解到,原来社会组织还可以承接公益项目。很快,由区妇联培育打造的“公益妈妈大联盟”项目便缘起于此。
在“公益妈妈大联盟”中,“故事妈妈”这支志愿队是海芽一手从零发展培养起来的“龙头”队伍,目前已有60多位“故事妈妈”。这支队伍从2019年开始组建,成员中有各行各业的高知女性、有全职宝妈、也有专业幼师,为社区里的孩子们提供故事志愿服务。
为了让“故事妈妈”更好地发展,海芽创新打造了“移动绘本馆”项目,春天就在草坪上拉开一个野餐垫,号召妈妈们化身花仙子,让孩子们在大自然里津津有味地听故事。
三年间,“故事妈妈”从我区发芽,2023年成为上海市妇联“巾声有约”声音志愿者,其作品数量在全市征集到的600多个“巾声有约”作品中超过六分之一,在获奖作品中更占比六成,实现了质与量齐飞。
后来,“故事妈妈”们也走出我区,为全市多个社区提供故事志愿服务。和普通的说绘本相比,海芽的“故事妈妈”不断打磨项目、交流培训,在讲绘本的基础上,教孩子社区治理、文明养宠、低碳减排等理念,将故事与文明城市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播撒阅读与爱的种子。
如今,“巧手妈妈”、“精致妈妈”、“美食妈妈”、“创业妈妈”等16支团队在同步茁壮成长,“公益妈妈大联盟”正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渐形成品牌效应。
小小咖啡渣,掀起绿色实践新风尚
2023年,在区民政局主办的杨浦区公益创投大赛和延吉新村街道的共同资助下,海芽的“小小绿色实践家”项目让咖啡渣焕发新生命,刮起了一股亲子家庭绿色实践的新风尚。
在该项目中,孩子们可以来到家门口的咖啡店,将收纳袋递给工作人员,再由工作人员将店里的咖啡渣倒入收纳袋,让孩子们把飘着浓浓咖啡香的收纳袋带回家。大家把咖啡渣晒干后,可以制成彩色的香囊,挂进社区睦邻中心,不仅能防潮除味吸甲醛,还会带来一股浓郁的咖香。之后,海芽还会给孩子们的绿色实践护照敲上一枚公益章。
周末,海芽工作人员也会带领孩子们创作“咖啡渣”沙画、开展旧图书漂流,甚至邀请国货老品牌上海制皂厂进延吉社区提供“零拷”洗衣液,让孩子引领家庭,成为绿色生活的传播者、践行者。“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不仅是硬件软件上让孩子们更便捷,而是激发儿童参与到社区治理、城市建设,带动整个社区文明新面貌。”翟怡说。
翟怡表示,海芽希望让“共享共创共建美好生活”的种子,在孩子心里扎根,让绿色生活成为一种习惯。2024年,他们愿更多孩子参与社区治理公益服务,让绿色文明生活的社区治理与“儿童友好”理念双向奔赴,让海芽的种子,开出更多幸福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