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庭审 “企业家学法” 共话营商
2024-04-03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
为全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率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使命任务在我区落实落地,日前,区人民法院联合区工商联举行“企业家学法”专题活动。邀请包括2位区人大代表和2位区政协委员在内的共12位民营企业家代表走进法院、对话法官,“零距离”观摩案件审理,“面对面”提出意见建议,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
直击·庭审现场
当日,代表、委员、企业家们观摩一起合同纠纷案庭审,并就案件争议焦点与承办法官展开热烈讨论。
“合同提前解除时的装饰装修损失谁来承担?”
“哪一方当事人具有合同解除权?”
“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情况下,人民法院是基于怎样的依据和标准进行调整的?”……
区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庭副庭长秦岭就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家、中小企业投资者合法权益等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力求帮助大家厘清案情,加深对法律法规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现场对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的法律风险作了三点提示:
一要规范制作合同
首先,特别注意避免合同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其次,严谨表述合同条款,避免双方对合同文义的理解出现分歧,再次,注意重大事项披露、限制性经营行为的明确、合理约定违约金标准,避免违约金约定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形出现;
二要强化证据意识
在双方交接、经营过程中,及时通过微信、电子邮件、会议纪要等形式沟通,注意留存证据,必要时进行录音录像或者公证,不过分信赖双方口头约定;
三要谨慎选择合同相对方
合同签订前应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相对方,如: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查询信息,通过企查查等APP查询资质,通过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及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等查询信用。
共话·营商发展
庭审结束后,代表、委员、企业家们纷纷表示,亲身实地坐在法庭里,能够更深入了解法院工作的严谨性,更直接感受到法律的严肃性,同时也更深刻意识到企业合规经营的重要性,收获不小。
单耀晓
区人大代表、总商会副会长,上海聚隆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此次观摩活动,我感受最深的是在签订经济合同时必须要熟知条款细节,在企业经营中要增强依法合规意识和学法、用法的能力。这场庭审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高质高效,充分展现了杨浦区人民法院法官过硬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办案作风。
郑俊辉
区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委,上海家豪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在进行投资、签订合同、签署协议条款时都应提高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我还体会到要增强证据意识的重要性,这不仅是良好的商业习惯,也是运用法律武器保护权益的关键。这场“企业家学法”专题活动让我获益匪浅、深受启发。
同时,与会人员也从人民法院深化法治宣传、加强智能化建设及提升司法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钱海啸
对代表、委员、企业家们对法院工作的监督、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开展“企业家学法”专题活动是人民法院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收集民营企业意见建议,更好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下一步,区人民法院将认真梳理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多元解纷机制,继续与经营主体加强沟通交流,精准护航企业发展,以司法“实举措”助力营商“大环境”,为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