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思政课 育好拥有“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十一
2024-01-08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区教育系统持续深入开展“书记讲思政课”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努力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
杭州路第一小学:初心起航 young帆后浪
杭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隽以“一张船票”为引,带领全体同学登上“真理号”,穿越到百年前的秦皇岛码头,了解到这里曾经是留法勤工俭学的重要出发地之一。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是从这里出发,踏上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革命道路。随后,学校戏剧社的同学也结合这段历史带来了话剧《理想之舟信仰之帆》。生动的演绎,真实的故事,让全体同学深受触动、倍感启发。
民办沪东外国语学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民办沪东外国语学校党支部组织委员于梦丹洋老师通过近期大火的一部《逃出大英博物馆》短视频为课程导入,瞬间带领学生们浸入到“走进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思政课中。通过讨论“该视频为何火出圈”“文物回家背后的民族意义”,令学生们明白作品创作的基石和源泉是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自身行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好少年。
控江二村小学分校:寻找红领巾的幸福密码
控江二村小学分校党支部书记顾晓云为三年级的队员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寻找红领巾的幸福密码》。顾书记通过介绍学校少工委在“红领巾幸福圈”活动中的真实案例和故事,以及学校大队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小竞赛,为少先队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指明幸福方向。队员们还交流分享了《双减背景下的家校社“同心圆”幸福故事》。顾书记希望队干部要带好头,时刻牢记“一条杠杠一份责任”,争做社区志愿的小先锋,带领身边的队员融入社区,携手建设美丽社区、美丽校园。
控江中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对现代人文化自信的激励作用
控江中学副校长李沐东主讲了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对现代人文化自信的激励作用”为主题的党建青年主题教育党课。党课深入剖析了商周至汉朝时期中国古代科技的瑰丽历程,强调其对现代文化自信的深远影响。党章学习小组随后展开讨论,学生们认为国家的底气来自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实力。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学生们表示,新一代青年应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肩负起重要的历史责任,保护传统文化,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六一小学:“廉洁”进校园 “清风”沁人心
六一小学党支部书记陈军以《“廉洁”进校园,“清风”沁人心》为题给全校同学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陈书记由“什么是廉洁”引入,列举了历史先贤包拯、民族英雄吉鸿昌、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和两袖清风好干部孔繁森廉洁奉公的故事,倡导同学们弘扬中华美德,以《中小学生守则》为行动指南,始终将清廉根植于心。孩子们凝神聚听,既深刻感悟了“廉洁就是清清白白做人”的真谛,又认识到唯有将清正廉洁作为自己立身立业的基础,才能担负起复兴强国的重任。
平凉路第四小学:人民城市人民建——你好·杨浦
平凉路第四小学党支部书记陆燕芸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从杨浦的过去、杨浦的现在和杨浦的未来三方面,为同学们上了一堂思政课。学生从旧照片中,了解杨浦过去的区容区貌,感受杨浦城市的变迁;在绘画、手工艺等作品中,展望杨浦未来的发展;在看、说、议中,感受城市发展给予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畅想杨浦城市的未来,立志怀揣梦想、健康成长。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习载人航天精神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党支部书记张皓宇为学校党课班学员们上了一堂主题为“学习载人航天精神,接续奋斗美好未来”的思政课。张书记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引入,为同学们讲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载人航天精神,以及载人航天领域的部分功勋人物。张书记勉励同学们勇担新时代青年责任,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民星中学:立德于心 担责于行
民星中学党支部书记桂俊以“立德于心 担责于肩”为主题,与同学们共同探讨新时代青年如何以德而立。桂书记带领同学们一起剖析“怎样的人,才是一个有德之人,如何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从家庭、学校、社会角度承担新时代青年的责任”。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杨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讲党史故事 传红色基因
杨教院附中党支部副书记张雅倩为初二学生带来了“书记讲思政课——讲党史故事 传红色基因”。她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出处谈起,引出中国最早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通过分享朱德的扁担、小井红军烈士之墓、一罐食盐的故事这3个发生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小故事,让同学们了解到中国革命的艰辛与不易,体会到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史。最后,全体学生齐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将整节课的气氛推至高潮。
同济小学: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济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寿庆国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寿老师以“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六个好”为关键字,带领孩子们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结合三年援藏工作经历,分享了自己在藏区与藏族同胞共同生活的点滴体会。通过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回忆,让孩子们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各民族应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中原路小学:讲好“四史”故事 强国复兴有我
中原路小学党支部书记倪友晟为四年级的同学们上了一节“讲好‘四史’故事 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思政课。同学们在倪书记的带领下,观看了“四史”故事视频,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复兴之路,了解了党的光荣历史与伟大成就。同学们还结合生活实际,分享了自己眼中的“四史”故事。
水丰路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水丰路小学党支部挂职副书记李翔给全校师生带来了一节精彩生动的思政课《躬耕边疆教育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的援藏经历》。李老师先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了西藏自治区的一些基本情况,让学生对雪域边疆的面积大小、周边国家、人口民族分布、海拔气候、风土人情有了初步认识。充分调动兴趣和注意力之后,李老师提出“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李老师还从“教学生、带老师、下乡村”三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在西藏日喀则市三年的援藏工作经历。同学们也为李老师纷纷点赞,汲取到了“尚志、兼爱、笃学、敏行”的精神力量。
同济中学:东方的微光
同济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姚玉清充分利用百年校史中丰富的红色资源,宣讲了思政课《东方的微光——永远的同济青年殷夫》。姚书记由殷夫先生《别了,哥哥》一诗,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殷夫是一个放弃优渥的家庭条件、毅然与身为国民党高级军官的亲哥哥决裂、决心为党献身、矢志报国的革命战士。通过朗读殷夫经典作品《血字》,让学生在昂扬激壮的诗句中领悟那个时代人民心中反抗的怒火和复仇的烈焰,感受殷夫文字的力量。最后她深情寄语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要洋溢热情,积极进取,刻苦学习,立志报国;既要立足当下,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心有所向。
凤城新村小学:时间轴上的杨浦发展史
凤城新村小学党支部书记水冰以“你知道杨浦为啥叫‘大杨浦’吗”“八埭头老早是做啥啊”“五角场的马路为啥都是国字、政字开头呢”这三个问题,引出了面向全校师生的书记思政课。水书记用黄宝妹的故事讲述了“百年工业”的发展,用学生们比较了解的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为例讲述了杨浦区百年高校的悠久历史。水书记还讲述了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飞跃,用一段杨浦学生拍摄的寻访杨浦的视频,带着大家一起出发,打卡了杨浦的各个“网红”站点。最后,大队委员带来一首《金色的人人屋——文明新风尚》,用歌声跟全体师生分享了“凤小YOYO”见证杨浦滨江发展变化的真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