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人体科学 关注运动安全——“科技为生命保驾护航”科普体验活动
2024-01-08 近日,大雪时节已过,户外寒风袭人,空气温度逐渐下降,而位于上海体育大学内的中国武术博物馆里却依旧热闹非凡。来自殷行街道的30位家长和同学齐聚一堂,孩子们期待已久的科普体验活动又要开始了,大家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本次“月月趣味观——科技为生命保驾护航”科普体验活动走进上海体育大学,特邀青少年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课题组杨楠副教授作为嘉宾,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人体科学,关注运动安全”。
由杨老师带教的学生团队首先带着大家参观了位于上海体育大学内的中国武术博物馆。这是一座全方位展示武术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旨在留住武术记忆、传续武术文化,为保护武术遗产、传播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城市形象作出应有贡献。
在这里,老师为同学们设置了弓箭、飞镖、扔球、投壶四个传统运动项目,同学们分成四组轮流体验,大家或全神贯注、或飞出界外、或命中靶心、或屡败屡战,现场气氛真是好不热闹。趁着同学们沉浸在运动的喜悦中,老师们为大家科普起了参加射击类运动项目的注意事项,比如:射箭时左手握弓,右手拉弦,眼、箭、靶三点连一线,科学发力避免无箭空射或拉弦时过于用力,造成肌肉损伤,特别是在别人捡箭的时候不能射箭,以免发生意外。提醒大家一定要有安全责任意识,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接着,大家跟随杨老师来到了教学楼里的会议厅,继续开展科普体验活动。通过一段生动有趣的视频,杨老师和大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还拿出了拼装模型让同学们动手搭建人体骨骼,并同步介绍了不同骨骼名称及功能,这样生动直观的认知方式真是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也感受到了科普体验活动的独特魅力。
在了解人体骨骼后,杨老师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到可以通过盆骨分辨性别,这也是法医及考古工作者在判断残骸时的重要依据;而鼻梁、锁骨、手腕、脚踝是容易受伤骨折的“四大天王”,我们在运动时应特别注意对这四部分骨骼的保护;肋骨能有效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免受外力损伤等科学知识。大家还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了趣味游戏来学习脚踝扭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保护、休息、冰敷、压迫、抬高。对于的处理措施进行正确排序,同学们还用小组表演的形式帮助在场的小伙伴们加深了印象,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自己。整个活动现场虽然“事故频发”,但是孩子们却在这样的氛围中收获了许多运动安全知识,真可谓是受益匪浅。
活动临近尾声,上海体育大学老师和区少科站老师还分别向同学们赠送了急救医护包和运动火柴人,希望大家能把运动安全意识牢记在心里。
科技为生命保驾护航
“月月趣味观”之“科技为生命保驾护航”系列科普体验活动是区青少年科技站立足“双减”背景,融合多学科知识,以丰富学生健康生活,提高科学素养为宗旨,为广大青少年带来的一个汇集“点滴小妙招”、打造“科普无死角”的“生活大百科”讲堂,旨在以直观有趣、简单易学、方便实用的方法为广大杨浦学子展现各种生活场景中的科学常识和巧思妙用,解读基本的科学原理,学会为生命保驾护航的科学方法,希望通过我们的科普助力,为同学们撑起一把生命安全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