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最暖城区”,因“新”而暖 2024年04月17日

  重点产业链链长制、“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杨浦创新发展再出发所搭载的强大引擎。“百年大学”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各大核心功能区发展迅猛,企业纷至沓来……“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左邻右舍就可以谈合作”,形容的就是杨浦以“抱团取暖”为起点而形成的优质双创生态。

  切换赛道——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其底气既源于对行业前景的看好,也源于杨浦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丰富的医疗资源;“学科+产业”——“圈内企业”可以在“校外课堂”,和大学教授“面对面搞科研”;“突破极限”——一个标准田径场的面积可缩至一台电脑大小,单张盘约等于一万张蓝光光盘,高校科研团队提出绿色、长寿命的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今年,除了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暖城区”,杨浦还在全力打造“三区联动”升级版,建强大学科技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创新成果承接转化能力,增强区域创新策源功能。“最暖城区”,因“新”而暖。

  切换赛道——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底气从何而来?

  今年45岁的高先生是一名足球爱好者,因在赛场上反复扭伤脚踝,来到兴望康复医疗中心就诊。经过详尽的查体和康复评定后,高先生被确诊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多次扭伤后没有积极康复,是造成频繁受伤的根本原因。”医生建议他进行为期8周的康复治疗。

  “手术不是终点,康复才是开始”。作为运动损伤治疗中的重要一环,康复治疗是恢复人体功能不可缺少的手段。近年来,运动康复需求快速扩张,成为康复产业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进入这一赛道。

  近日,记者从杨浦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获悉,上海兴望康复医疗中心获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成为上海首批、杨浦首家以康复中心形式纳保的医疗机构。

  兴望康复医疗中心位于临青路,1000多平方米的区域分为物理治疗区、作业治疗区、中医治疗区、理疗区等,并设有虚拟情景互动康复训练系统、智能化辅助康复器械等多款先进康复设备。

  除了对脚踝进行消炎消肿,高先生坚持每周2次来这里开展力量训练、本体感觉训练、走跑跳等基础功能训练以及针对足球运动的简单专项训练。“一个半月后,积极康复的我得以提前‘复出’,在‘贴扎’的保护下攻入了受伤半年来的第一粒进球。”高先生说。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康复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为支持康复医疗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新望(上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选择从医疗设备领域切入运动康复赛道,一方面是因为看好行业前景,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杨浦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丰富的医疗资源。

  “康复中心此前没有纳保先例,作为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在申办企业和申请纳保的过程中遇到不少波折,市、区两级医保部门前来调研,提供指导,并为此增设了新的纳保序列,最终为我们打通了纳保渠道。”新望(上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榕介绍,目前中心依托杨浦区中心医院医联体,与三级医院康复专家团队深入合作,主要针对运动及骨关节损伤、慢性疼痛、脊柱侧弯、脑血管疾病、产后功能障碍等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的个性化康复治疗;同时开设医学普拉提等特色项目。

  “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患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现如今我们运动疗法、偏瘫肢体训练、作业疗法等康复治疗项目都纳入了医保支付,更好地保障了患者对康复的基本需求。”陆榕说。

  正式开通医保结算后,该中心医保报销比例与一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一致。据估算,高先生此前的治疗费用约为每月4800元,纳入医保后,治疗费用约2000元,每月少支出2800元左右。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将达到38.5%,约为5亿人。而运动损伤的发病率在10%-20%,因此,运动康复被视为继医美、牙科之后的“下一个医疗服务金矿”。

  不过,运动康复产业在起飞的同时,也面临着需要正视的行业痛点。比如运动康复师缺口较大,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目前具有康复治疗师技术资格的约3.6万人,康复师密度仅为0.026‰,专业人才的匮乏将是限制我国运动康复发展的一大重要原因。

  为此,上海兴望康复医疗中心与上海健康医学院成立校企合作平台,双方共建“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就业机会的同时,中心也将借助学院力量,储备人才,推动自身技术研发和服务创新。

  对于医疗行业的未来发展,陆榕认为,“未来,医疗不仅仅是治病,更是关注人的全面健康,而在康复治疗中更是如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在治疗过程中提供心理指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与勇气,克服困难。”她表示,下一步,希望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康复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康复体验,降低康复费用,从而推动整个康复事业的发展。

  “学科+产业”——“圈内企业”可以在“校外课堂”,和大学教授“面对面搞科研”

  国内外“双碳”工作整体情况、绿色空间生态提升的关键技术、高水平生态系统蓝绿空间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探索……高校专家国际前沿话题的分享,提供了绿色技术信息和低碳管理经验,在设计产业链企业中引发热议。

  这是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校外课堂”的首堂课。近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董楠楠围绕“国际化视角下的生态工程数字化与可持续化”开展讲座。中建三局华东公司、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欧生态城市协调创新实验室等单位参与。

  今年的“校外课堂”,其实是此前“研究分享+项目对接”产业对接活动的升级版。

  去年,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同济科技园”)就邀请同济大学土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昱杰面向环同济企业分享“探索未来产业,走进智能建造”话题。卢昱杰与中建三局华东公司、市政总院、上勘集团等区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围绕智能建造技术开展交流讨论,他从高校研究方向切入,了解企业在项目实施中的实际情况,而企业针对技术成果产业化实施的难点问题,咨询解决方案的新思路。

  活动结束后,经企业与卢昱杰团队更深入地对接,inspect、inview以及相关算法研究项目不仅为上勘集团在快速重建工地现场和隧道场景提供了帮助,还成功在中建三局正在实施的美团上海科技中心项目中落地应用。在同济科技园持续跟踪服务下,2023年,该团队获得杨浦区创业之星大赛二等奖。

  近年来,同济科技园已举办多场紧扣杨浦和科技园产业发展方向的对接活动。“‘研究分享+项目对接’模式,把高校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创新放在了一个平台上,畅通了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落地的对接途径,形成了‘面对面’科研新方式。”同济科技园核心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学科+产业”的深度融合,有助于串联起原始创新、创新转化、创新应用“三创闭环”,从而形成跨领域、跨层级、跨学科创新高效协同。据了解,今年“校外课堂”系列活动还将积极承接高校科创资源,探索建立高校科技成果价值发现新机制,挖掘、孵化培育“0-1”阶段的早期“硬科技”种子,推动“0-10”“10-0”的双向正循环。

  “突破极限”——一个标准田径场的面积可缩至一台电脑大小,单张盘约等于一万张蓝光光盘

  ChatGPT、Sora的爆火,引发了人们对于科技创新的思考。“以ChatGPT为例,其背后的数据集,如总索引网页数量多达58亿,整个互联网的文本大小约为56Pb,如果还是用1TB容量的移动硬盘去存储这些数据,平铺开来相当于一个标准田径场的面积。”此话出自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长、张江实验室光计算所所长顾敏。

  目前,顾敏领导上海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团队人员,利用光存储技术,已经提出了绿色、长寿命的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此次科研团队开发的三维纳米光子存储可将‘一个标准田径场的面积’缩至一台电脑大小,极大降低经济成本。”

  该研究成果以“Pb容量三维纳米光子存储”(A 3D nanoscale optical disk memory with petabit capacity)为题,发表在《自然》(Nature)正刊上。

  “才拍了几张照片,我的手机内存又满了”“我的电脑硬盘空间满了,又得去买外接硬盘了”……这些习以为常的“困扰”背后,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而这些日常“小烦恼”只是数据存储困扰的冰山一角——

  根据数据存储专业机构出具的白皮书显示,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由2018年的33ZB增加到175ZB(ZB即“泽字节”,1ZB等于10亿TB,即太字节),如果用时下比较主流的1TB容量的移动硬盘装这些数据,则至少需要使用1750亿个。这样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数据存储的寿命短。因此无论是个人日常所需,还是工农业生产,开发能够容纳海量数据且绿色安全的存储技术早已迫在眉睫。

  科研人员利用双光束技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首次证实可以在三维空间实现多至百层的、超分辨尺寸下的信息点的写入和读出,单张盘容量可以高达Pb级,相当于至少一万张蓝光光盘的容量。也就是说,在这项技术的推动下,存下全球一年数据所需的Pb级光盘的数量相较于硬盘可以减少两个数量级,达到“以一抵百”的效果。

  此外,为了维持数据库严苛的运行环境(如恒温恒湿、防磁防尘)会产生巨大能耗,以2022年为例,我国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约2700亿千瓦时,超过2座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而且,每隔3到10年还需定期进行数据迁移,这样就存在数据被篡改或丢失的风险,且存储寿命短。此次科研团队开发的光子存储技术可把耗能降低几个数量级,寿命可达50到100年。

  激光直写机、光学显微技术、光存储技术,无一不被光学衍射极限所限。而这一颠覆性成果的提出就是源于团队突破了这一限制。“2021年《科学》发布的全世界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中,光学衍射极限高居物理领域首位,同时也是2024年《自然》最新发布的将在未来一年关注的7个技术领域之一。可以说,我们团队‘拼’上了这一领域的‘珠穆朗玛峰’。”顾敏说。

  其实,早在2013年,顾敏就带领团队开始了创新探索。此次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对纳米光子存储技术的提出,不仅在光存储领域成功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这一物理学难题,有助于我国在存储领域实现突破,也将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卫星通信等领域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