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寻找科创核爆点!这场科创大赛火热开赛 2023年03月27日     来源:

  如果你怀揣着自己的科创项目计划书在电梯里偶遇投资人,能否在短短一分钟内说服其对你的项目慷慨投资?这样一幕在“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 初赛首场真实上演。

  3月24日,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生物医药赛道,在阿斯利康全球创新战略及iCampus创新园火热开赛。27支科创团队汇聚于此全力竞演,角逐总额超1000万的大奖。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

  当前,上海正在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作为上海科创界的领头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早在2020年就率先开展原创的系统性科创企业管理研究,提出并践行“无科创,无未来”的理念。本届“聚劲杯”更聚焦于创新概念的落地,大部分参赛项目不仅限于异想天开的头脑风暴,61%以上项目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9%的参赛团队已拿到Pre-A轮以上融资。

  据悉,本次大赛报名项目达253个,初赛入围项目156个,均来自于各大科创赛道,其中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ESG、高端装备五大赛道为主要阵地。参赛企业均持自有专利,绝大部分为科技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参赛成员毕业于海内外200多所高校,博士及以上学历占比20%以上,40%的企业以研发成员为主,平均年龄36岁,均为科创事业的中坚力量。

  比赛现场,一位参赛者正在等待进入头脑风暴室。这是他第三次参加“聚劲杯”,之前两次都是以复旦MBA校友的身份参加,而这一次则是以上海霖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办者身份参加。公司创办7年,目前已经拿到B轮投资,此次参赛的科创项目是“脊柱手术导航”,希望能够通过大赛更快让产品市场化、商业化。

  让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不仅需要从0到1的科研,更需要系统化的组织和一条龙的精心培育,最终形成从1到10的闭环创新,才能真正为城市发展带来“核聚变”效应。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科创办主任岑岑告诉记者:“丰富的大奖只是一种激励模式,科创的内核价值并不在于比赛名次。科创人才本身的价值,以及赛后培育的环节至关重要,我们通过赋能生态圈积极帮助这些科创人才以及他们的科研成果落地,找到自己的商业化价值。”

  通过二十多年举办“聚劲杯”,复旦管院已形成涵盖优质科创企业、政府科创主管部门、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顶级投融资机构,知识产权、咨询、法律等专业服务机构在内的全链路式、内循环型的科创企业赋能生态圈。聚劲科创大赛正是国内外初创期科技企业融入这一生态圈、真正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的最佳入口。

  “反内卷”,中国创新走向全球

  隔着半透明的磨砂玻璃落地窗,可以看见参赛选手们正在头脑风暴室内进行紧张而刺激的“一分钟电梯演讲”。

  选手们一边用飞快的语速讲述,一边挥动手臂在空中情不自禁地比划着,希望在一分钟内“拿下”坐在对面的多位评委。来自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蒋肖虹教授、阿斯利康数字化与商业创新总监陈锴、以及投资界代表孙锋、金炯组成的专家评审团在现场为参赛团队进行一对一点评。

  通过前期报名及参赛资质筛选,上海赛区生物医药赛道共有27个项目进入初赛。往届绝大部分参赛项目均来自于上海本土,而本届赛事高度聚焦于长三角区域,其中21个项目来自上海,其余6个项目注册地在北京、广东、云南、宁夏等长三角以外省市。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有着优秀的科创人才贮备。为了更好地挖掘来自长三角的优秀科创资源,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共同主办了此届赛事。复旦管院提出的全新理念“以赛代陪、以赛代育”,不仅能够使得科创企业实现成果闭环,更能够为中国本土的科创企业出海培育土壤。

  本土药企绿叶制药的血脂康胶囊就是个从小微科创公司走向世界的成功案例,目前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成功上市。阿斯利康中国数字化与商业创新部执行总监陈锴表示,“我们要‘反内卷’,带领中国创新走向全球,引领中国创新企业走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