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院校创业指导站巡礼篇之上海体育学院 2022年01月04日
近日,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由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主办的2020-2021年度上海市院校创业指导站服务成效集中评审会顺利举行。杨浦区6家院校创业指导站在此次评审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跟随小编一起看一看他们的特色与亮点吧!
上海体育学院创业指导站自建站以来,积极协同校内其他部门,加强横向联动,从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实践平台、赛事平台、服务平台、支撑平台五大平台建设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师生共同体、项目共同体、参赛共同体、校企共同体、校院共同体五大共同体入手,推进完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全链条、具有体育院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案例实践金课;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吸引高职称教师参与双创指导、积极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生双创项目;积极推进创客空间的建设工作,打造学生喜欢、氛围活泼、功能完备的创新创业孵化空间。2020年共覆盖学生数量达4505人,依托核心载体课程实践,不断增强和各大高校的课程联动,创新创业课程覆盖校外学生人数达1182人。
学校出台《上海体育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励办法》、《上海体育学院关于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施计划》等多份文件,加大双创奖励力度,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落地落实。完善创业指导站两级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学院与二级学院的互动机制。进一步推进上体众创空间“绿瓦创谷”建设,营造积极的创业孵化氛围。
学校在第六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佳绩连连,获奖项目分布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等组别,参赛成员分布于各个学院,是学校多学科互动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金课”建设的重要阶段成果。
创新创业学院携手校内外优秀名师开设通识课《红色体育赛事的开发与实践》,依托学校“双一流”体育优势学科,发挥体育专业优势,将红色教育跟体育相结合,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开发融爱国主义场景式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于赛事组织实践的通识类社会实践金课。该课程成功入选为首批创新创业类国家级社会实践金课。
以产教、专创双融合为基本理念,创新传统课堂形式,开设1门必修课程、1门国家级创新创业社会实践金课(通识课程)、N场企业家讲座,形成1+1+N的课程体系。以大赛为抓手,以课程为载体,开设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蕴瑞创新班、创智班、创业班),形成全链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开设了“上体创客”公众号、创新创业学院官网,打造上体创业指导站的新媒体平台矩阵。依托绿瓦创谷的物理空间建设,发挥青创中心社团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创新创业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活动。拍摄三期主题宣传片《巅峰》、《弄潮》以及《筑梦前行》,编撰印刷了《上海体育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集》。
学校联动上体科技园,为创业学生打通创业的最后一里路。出台《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扶持计划》文件,为毕业生落地创业项目提供最高五千元的注册补贴。在2020年,通过大赛或绿瓦创谷培育落地的创业企业共17所,累计带动76名学生就业。积极联动人社有关部门,为相关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2020年相关企业获得EFG等天使基金投资共计100万元。
高校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阵地,充分挖掘高校创新成果,培养高校创业人才是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杨浦知名高校众多,产学研资源基础扎实,拥有丰沃的科技成果转化土壤。未来,杨浦将进一步加强与区高校合作联盟成员高校的紧密合作,围绕高校优势学科产业,合力推动各高校布局的创新创业策源地在“四高城区”建设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杨浦乃至上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