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同行人】杨浦区院校创业指导站巡礼篇之复旦大学 2021年12月29日
近日,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由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主办的2020-2021年度上海市院校创业指导站服务成效集中评审会顺利举行。杨浦区6家院校创业指导站在此次评审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跟随小编一起看一看他们的特色与亮点吧!
2016年以来,复旦大学先后获得首批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第二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中心”等称号。2020年3月中国科协、国家发改委公布2019 年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与进展情况评估报告,复旦大学位列高校第二(共19所)。
2020年度,复旦大学组织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努力创建具有复旦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01、专创融合课程培育
创新创业意识
复旦大学发挥综合性高校的优势,每个院系开设“创新创意与行业发展”专创融合课程,通过邀请有创新创业指导或从业经验的校内教师与产业界的杰出人士联合授课,并带领学生到企业调研,加深学生认知。2020学年共开设56门次专创融合课程。截止2020年底,累计建设75门专创融合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造能力,打造未来有信念、有担当的新时代创业者和企业家。
此外,2020年5月至今响应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四部委号召,积极对接企业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与中国宝武、中国船舶、中国电信、万向集团、中信重工等开展交流,为学生实习、创业、高质量就业创造条件,也为校企合作,企业优质案例进学校提供条件。
02、长效机制助推
科技成果创新转化
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家双创示范建基地领导小组”,推动“一把手”工程落实创新创业长效机制。以“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复旦青年创新中心”、FDUROP(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平台)等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并在线下构建“复旦创业基金培训”、“寻找创业合伙人沙龙”、“中小企业对接会”、“互联网+泛海杯”创新创业大赛(及前期培训)、“复旦之星”创业大赛、“聚劲杯创业大赛”,组织团建活动等双创交流平台,营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同时以校地共建加快科技成果创新转化,联合泛海、云锋、经纬等设立了8000万元的创新创业基金,在本部4号楼打造创新创业学院实体空间,5批共62个团队近150余名在校生(含种子项目)入驻孵化。目前学校已资助近300个项目,资助金额约2500万元。学生团队在学校成果孵化后,推荐到复旦科技园、大学生实训基地等众创空间继续孵化。
03、多方联动合力打造
高质量双创工作
上海市、杨浦区人社部门一直支持复旦创业指导站各项工作。复旦创业指导站与区人社合作举办“复旦创业基金培训”,每期邀请区就促中心首席创业指导师开展创业政策解读,并组织学生参访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承办五角场创新创业大赛比赛。加强与兄弟学校创业指导站合作,促进双方孵化企业之间的交流,以及服务团队间的交流。
复旦大学作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将在总结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在上海及全国高校中起示范作用。在市、区人社部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基地的各项建设,为创业者服务,持续开拓交流渠道。
高校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阵地,充分挖掘高校创新成果,培养高校创业人才是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杨浦知名高校众多,产学研资源基础扎实,拥有丰沃的科技成果转化土壤。未来,杨浦将进一步加强与区高校合作联盟成员高校的紧密合作,围绕高校优势学科产业,合力推动各高校布局的创新创业策源地在“四高城区”建设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杨浦乃至上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