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创新池”里放入“鲶鱼”,跨界合作推动数字化转型 2021年05月28日

“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已被列入七个市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之一,8.2平方公里区域内,汇聚了4000多家企业,70余个平台,15万知识工作者。2020年,大创智区域年度总营收超过2800亿,形成了商贸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等优势主导产业,以及智慧医疗服务业等新兴培育产业。

%XMPXU65U9_[RP69~KY{B2F.png

如何让这个“创新池”里的各项创新要素充分流动起来,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近日,由AECOM与脉策科技联合主办的“数字创想家”暨大创智数字赋能工作坊在大创智落幕。两周时间里,60名来自企业、高校等不同行业的精英齐聚一堂,开展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跨界合作。

BF8HKIOW8G}46R~B~O(__GL.png

从生活中寻找数字化需求

智慧噪音预警系统、智慧共享停车系统、大创智楼企一点通、未来社区场景集成平台、写字楼楼宇资产预估与证券交易平台……在当天的在答辩展示环节,10支队伍分别围绕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公共空间资产化和未来社区场所与场景数字化等方向,提出了丰富多样的场景研究与技术方案设计课题。

RC`JR]@OKZY3BZUM8]T16RY.png

城市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政府、市民、市场三方的共同作用。城市是主场、企业是主体、市民是主人。在这里,园区提供舞台,政府搭建平台,企业是创作主角,市民是重要的参与者和体验者。记者注意到,在本次入选的10个方案中,有不少灵感来源于市民的日常生活感受。

3E7X7Q5~8~U@K0QK1(Q]I$L.png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熬夜赶工后想好好休息时,突遇邻居装修,巨大的噪声让你寝食难安;安排了重要会议,却遇上工地施工,讲话全靠吼……然而这一切突然发生后,损失无法弥补,问题难以解决,监管部门难以实时管控。”正是基于这样“深受其害”的日常体验,霍冰凌和她的小伙伴们设计了一款智慧噪音预报系统。

$OLYM8]}C@~4RCQ34XL7}}P.png

团队聚焦噪音对周围居民产生的影响,对五角场区域噪音数据进行收集,创建了一个面向居民、企业、施工方和物业管理部门的噪声预警平台,以实现预知潜在噪音受害者、规范施工方施工时间、监管部门实时监控,提升城市噪音管控效果的目的。

团队中,既有工作了几年的资深职场人,也有同济等高校学生。从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到合作无间的创新团队,这其中经历了不少磨合。“期间,主办方也提供了不少支持,包括线上课程,面对面培训,同时它为我们的项目准备了丰富的数据库,我们如果需要资料也可以和主办方提。”霍冰凌说。

5J]ZWUA8V8ERW4VPJ`0~BOS.png

形成创新要素流动的生态

日前,杨浦区召开了城市数字化转型推进大会,会上公布了《打造上海市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全面推进杨浦区城市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1年-2023年)》和《全力打造长阳秀带,实现在线新经济产业跨越式发展行动方案(2021年--2023年)》,同时发布了十个“揭榜挂帅”数字化解决方案应用场景,并成立了杨浦区城市数字化转型专家智库。

LPOU7`7`ZD@~ITX()H6@HJX.png

“大创智有着丰富的高校资源、扎实的产业基础,充满活力的社区氛围,大创智数字赋能工作坊有助于在政府、行业、园区、关联企业之间形成多方参与的联动机制,结合政府、高校、企业、社区推动的数字要素,打造‘三区联动’的数字化升级版。”杨浦区科委信息科科长王瑄是本次活动的评委,从这些天马行空的项目中,她看到了数字化转型落地的可能。

据悉,后续主办方还将推动优秀项目进一步深化,帮助其对接投资方、需求方,探索项目落地的可能性。

$_LSL{LH{XMP4%OP(OM`9TA.png

“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给了我们很多动力,带给我们很多挑战。”作为一家工程设计行业的国际巨头,AECOM公司既是本次工作坊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对于为什么要投入大量资源,鼓励和支持这种打破壁垒的跨界创新,公司亚洲区高级副总裁刘泓志有着独特的见解。

“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不管是城市发展,还是行业发展,当今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是在技术和服务内容的深度上,而是横向和不同技术领域的结合。很多我们城市面临的问题,可能不是单一的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的,必须要有跨技术领域的解决方案。”

BF8HKIOW8G}46R~B~O(__GL.png

刘泓志说,最终的目标,是希望能在大创智区域内搭建起一个平台,形成一个生态,让创新的要素流动起来,企业能在需要的时候对接到合适的资源。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创新池”里引入外部的“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