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杨浦创新的答案在一个个“园”中 2023年10月23日

区域双创指数近8年年均增长率保持两位数,主要创新类指标均位列上海市前列;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约120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0件,研发投入强度超5%;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8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家,总量居上海中心城区第一……

一串串数据变化,彰显杨浦科技创新的“加速度”。

今年是杨浦创新发展20周年。回首20年来的发展历程,杨浦从积困重重的老工业基地上,走出一条创新蝶变之路,亲身实践了“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激发科创资源,释放创新新动能

科技园区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载地。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让更多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对于杨浦实现“四高城区”建设蓝图至关重要。

目前杨浦区针对科技园在基本建设、财税、人才等方面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有力支持了高校等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和创新人才培养,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作为全市高校最为集聚的区域之一,杨浦区有18万在校大学生,拥有众多科创企业和产业生态。近年来,杨浦积极探索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不断开拓产城、学城、创城“三城融合”,从保障基础研究和推进应用转化两方面入手,千方百计把高校的科创资源激发出来、释放出来。

创业路上,作为企业命脉的资金问题是不少创业者的痛点。

近日,一场医疗器械领域的投融资定向对接活动,在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举行。功能性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系统、新一代多组学生物标志物质谱检测技术、无创超声治疗设备及服务……现场,诸多“吸睛”的先进成果亮相。据悉,这是园区海纳百创垂直路演中心首次启用,旨在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做投融资服务,帮助企业精准对接相关机构和组织。

创新创业人才能否在园区感受到高效便捷的办事服务?

在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一网通办”自助终端一体机入驻党群服务站,让员工们“足不出园”即可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业务办理服务。据了解,自助服务终端目前可为园区近200家企业白领提供包括就医记录册更换、个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查询打印、医保信息查询、公积金查询等100多个服务事项。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供求双方如何互通信息?

在大创智园区,“云上之城数字医疗需求平台”的正式启动,帮助医疗机构和企业更好地对接需求。“云上之城”是大创智的数字孪生平台,可对大创智进行多维度数据挖掘及动态指标监测,并通过多软件工具融合服务,把脉营商环境,透析企业详情,聚焦重点产业。

而在湾谷科技园内,由园区业主和重点企业组成的创新发展联盟聚焦创新与发展两大主题,凝聚力量、整合资源,在促进园区招商引资、技术协同、跨界合作和产业链的上下游互动、链接等方面集中发力。目前,联盟已吸纳包括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吉宝资本等在内的50余名成员单位。

今年以来,杨浦积极推动张江高新区杨浦园建设,做好杨浦园“一园一方案”工作。区科委梳理了杨浦园的产业基础和建设进展,提出了新一轮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内容,并召开了部门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听取了市、区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建议,形成相关行动方案报上海科创办审阅。

“楼上创新、楼下创业”,

提高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效率

如果说上海哪个城区最具有创新创业的氛围,杨浦当之无愧是其中一员。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这里拥有百年工业、百年大学、百年市政“三个百年”的历史文脉和深厚底蕴。多年来,杨浦成功实现了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再到“创新杨浦”的飞跃。

从工业锈带、生活秀带到科创秀带,杨浦正在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点燃科创策源引擎。

杨浦区内,各高校院所的科研团队迸发创新活力,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杨浦为高校院所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助力前瞻性基础研究、支持引领性原创成果突破,构筑原始创新高地。

当前,复旦大学正加快建设“新工科”,提升自身的应用型研究能力。围绕区校双方需求的契合点,杨浦与学校共同谋划建设社会化开放式科技园“复旦未来谷”,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在杨浦布局。

2023年新年伊始,上海将科技创新视作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招”,着眼“全过程创新”,让“从0到10”环环相扣,以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重点,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更优环境。

“全过程创新”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径?

科技创新,包含了从基础研究到创新加速,即“从0到10”的全过程。

“从0到1”是原始创新,是从无到有,难在科研本身的不确定性;“从1到10”是科技成果转化,是突破堵点,是产教融合,难在外部变量的不稳定性;由此看来,“从0到10”的科创路更加不是一条坦途。科创成为名片的杨浦,如何探索打通堵点、难点?

答案是:转换底层逻辑,着眼全过程创新、树立全链条观念,打造科技创新新范式。

为畅通成果转化路径,加速推进应用研究,杨浦着力优化产学研生态圈,努力构建原始创新、创新转化、创新应用“三创闭环”正反馈,推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系列“服务包”。

据悉,杨浦依托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机构平台,从平台搭建、价值确认、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等方面打通裉节、畅通环节。目前,上海技交所已与超过30家高校院所签订成果托管协议,其中,支持复旦大学围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长期使用权开展试点改革,累计实现技术交易7.04亿元。

另一方面,杨浦着力构建“概念验证中心-高质量孵化器-创新联合体”的全过程创新加速体系。此外,杨浦为企业和高校“牵线搭桥”,定期开展“走进高校”活动,每年吸引10余所高校、近百家企业参与,并与高校联手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引导高校科研力量开展应用导向的协同攻关。

下一步,杨浦区将积极打造1-2家大学科技园示范园,全面拓展大学科技园发展内涵和服务能力,提升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首站”功能,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大学科技园示范园。

同时,将引导大学科技园完善运营管理机制,优化考核模式,探索“楼上创新、楼下创业”模式,提高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效率。

杨浦还将继续支持高校设立创新创业课程,校企共建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产教融合平台,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