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一网统管”看智慧城市治理新模式
走近“一网统管”看智慧城市治理新模式
——五角场街道政府开放日活动
7月,五角场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正式搬迁至四平路2500号(金岛大厦)22楼,“城市大脑”也得到升级优化。近两个月来,在“多格合一”机制下,城运中心不断探索“高效处置一件事”的管理模式,为民纾难解困,还在近期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
近日,五角场街道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民族联、侨联代表和新联会等统战人士以及社区居民代表30余人来到金岛大厦22楼五角场街道城市运行中心,实地观摩“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智慧城市治理新模式。这也是五角场街道城运中心搬迁后继“夏令热线”以来的第二次亮相。
城运中心工作人员依托城运中心展示大屏,对街道的基本情况、动态体征、工作模块进行了讲解,重点就精准服务方面做了演示和介绍。
今年4月,五角场街道作为试点,建立了精准服务平台,尝试通过大数据手段来辅助街道进行困难家庭的精准定位。通过汇集现有数据,以各条线数据为基础,街道建立了一整套关于重点关怀对象的标签体系,将日常工作中需要关怀服务的民政救助对象、残疾人、优抚人群、老龄、三支和无业失业6大类人群的自然身份进行了标签化拆解,形成了3级,6大类,23中类,97小类的居民自然身份标签。通过这些标签工作人员可以快速了解到某一个家庭的整体情况,也可以根据身份类型,精准地找到某一类需要服务的群体。
五角场街道城运中心主任商怀华介绍了城运中心建设和运行机制相关情况,并汇报“12345”工单处置情况。
讲解结束以后与会代表填写政府开放日调查问卷。
在五角场街道的“城市大脑”内,诸如井盖、管线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也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信息”。目前,街道坚持群众需求导向,通过完善城运中心工作机制,逐步健全五级管理,全力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与会代表充分肯定街道城运中心建设,并希望街道抓住数字化发展契机,开发建设更多的应用场景,提升社区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