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绿化市容局政府开放日活动——“Yang低碳新时尚 Pu城市新篇章”

杨浦区绿化市容局政府开放日活动

——“Yang低碳新时尚 Pu城市新篇章”

贯彻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五周年主题宣传活动

 

7月20日,杨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政府开放日——“Yang低碳新时尚 Pu城市新篇章”杨浦区贯彻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五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在杨浦区五角场创智天地开幕。

开幕式由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朱心军,杨浦区委常委、副区长徐建华出席。

市绿化市容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处长齐玉梅,市绿化市容局环卫管理处处长吴辉,上海市资源利用和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金浩,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主任张国权,杨浦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区绿化市容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刃,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柏霖,市绿化市容局社会宣传处三级调研员章红兵,杨浦区分减联办各成员单位、各街道的分管负责同志,以及创智天地、万物新生集团主要负责同志和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代表参加。

开幕现场,朱心军、徐建华、齐玉梅、吴辉、张国权、刘刃、金浩共同启动杨浦区垃圾分类工作新航程。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首提地,杨浦将持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区委“人民城市新实践、创新发展再出发、振作杨浦‘一股劲’”这“三篇大文章”,坚持高标准建设,创新高科技管理,开展高质量动员,不断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为打造上海“生态之城”和杨浦“四高城区”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开幕式后在大学路限时步行街开展的政府开放日——“碳”循嘉年华活动,吸引了众多“碳”路者前来报到。多元融合的快闪体验和循环市集为大家提供了解低碳、参与低碳的平台,通过丰富创新的现场体验和互动方式,让市民对绿化市容局的低碳理念更深入人心。

步行街入口处设立“碳”路者打卡处,为市民进行区绿化市容局的垃圾分类工作回顾和知识科普,“击掌”加入“碳路者”队伍、“关键词”翻转互动、分类减量知识科普等丰富的立体互动装置,生动展现杨浦区贯彻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五年来的工作历程。同时对于参与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让市民从更多角度熟悉绿化市容局并提出各自的意见与建议。

来自杨浦区绿化市容局、杨浦区公安分局、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中文创中心的志愿者们带领市民通过“碳”循嘉年华里的丰富互动体验:套色印章、玻璃瓶手绘、DIY卡通玩偶光敏印章等让市民更好的了解生态文明相关工作介绍。

现场配备了涂鸦新能源环卫工作车,助力其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更加深了市民对区绿化市容局清洁城区和美好家园的新时代文明理念。活动特别设置“喵”老板的爱心杂货铺,由上海市惠民中学、上海市民办阳浦小学的中小学生分别负责两日义卖工作,捐出自己心爱的玩具摆件等,现场分文不取,直接捐入上海市儿童基金会“儿童青少年海洋环保专项基金”。两日总共筹得1202.1元,用资源循环、绿色低碳行为守护蔚蓝海洋。

现场30组亲子家庭分2批开展二手集市,通过鼓励家庭进行旧物交换,培养孩子们的资源循环意识。互动区域还设置沙包挑战和奶盒植物手工活动,进一步增强绿色交互,践行低碳环保理念。

杨浦区可回收物服务主体企业爱回收携社区规划专家和上下游品牌,发布返航新生项目,通过设置智能回收机、“显眼包”气模、“新生馆”展览等方式现场答疑解惑引领市民持续参与资源循环,贡献低碳力量。

下一步,杨浦区绿化市容局将按照市民的问卷调查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改善,加强长效治理、提升源头分类面貌、规范分类收运服务、完善回收利用体系、深化志愿服务宣传五方面,通过更广泛的社会动员、更精细的行动方案、更完备的配套措施,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推动垃圾分类、绿色低碳成为杨浦人民城市建设的一抹亮色。   

此次现场开放活动参与人数达上万人,让市民更加充分了解《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五年来,垃圾分类好习惯在杨浦蔚然成风,绿色低碳新理念深入人心。依托联席会议机制,全区分减联办成员单位、各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充分发挥杨浦“一股劲”,在巩固深化垃圾分类、践行减量低碳的道路上稳扎稳打,不断深耕,探索完善垃圾分类“杨浦模式”,日均干垃圾量较《条例》实施前减少40%,湿垃圾量增长90%,干湿垃圾总量减少20%,连续四年在全市综合考评中位居前列。注重科技赋能,运用智能化手段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建立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平台,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可回收物回收服务体系,铺设1600余台社区智能回收机,鼓励支持可回收物再生循环,推动垃圾分类实现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