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共同 三愿景 三率先 共创健康社区同筑美丽殷行 2022-07-01

殷行街道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持把人民至上摆在首位,针对街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居民迫切的健康需求,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以健康社区破题,探索地区发展新路。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一、背景情况

殷行街道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多、老旧小区多、老公房集中、残疾人群多,老年人占比已超48%,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健康环境的需求都日益迫切。几年来,殷行街道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多姿多彩、其乐融融”美丽殷行的殷切期望,在健康社区建设领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建立了“街道—新村片区—居民区”三级“健康党群服务圈”。去年年末,殷行云集全市社区治理领域大咖,以健康社区破题,推出行动计划。年前又联合区医保局举办了社区(运动)健康师“体医融合”2022试点项目,这些都是围绕健康社区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也是适应殷行新情况、新形势、新变化做出的新贡献。2022年,街道各方切实从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手,找准健康社区建设的切入点,不断深化健康社区项目,优化健康社区“136”建设体系,努力建设安居、宜居、乐居的健康美丽殷行。疫情防控以来,街道在严密防疫手势的基础上,不断延展健康社区内核,推进无疫小区、无疫社区、无疫街区一体化创建。

二、主要做法

(一)“三共同”掀起健康社区“殷行热点”

强阵容共同绘就健康社区建设蓝图。2021年年底,殷行街道云集沪上社区治理大咖开展“头脑风暴”,助力殷行打造健康社区。市党建研究会党建智库首席专家冯小敏、原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施凯、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级岗教授李友梅、市社区发展研究会会长徐中振等社区治理大咖,从理论学术、政策指导、项目内容、实施载体等各个方面指点迷津、出谋划策,共同绘就健康社区建设蓝图。

健康社区总布局.jpg

多主体共同参与健康睦邻共同体。殷行街道健康睦邻共同体汇聚辖区与健康主题相关的各部门、所办院队、驻区单位居民区、志愿团队、居民等力量,构建起多元主体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有机互融”模式,扎实推进健康社区项目,引领殷行高质量发展。建立党建引领下多方参与的会议协商和综合治理平台,发挥居民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作用,以睦邻为理念深化探索治理问题。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宣讲,把理念、行动传递给居民群众,形成共建家园的共识,凝聚共建家园的力量,构建从个人到整体共同打造健康社区的生动局面。

聚合力共同奏响项目落地最强音。2月28日举行的殷行街道社区代表大会上,由20个健康实事项目构成的殷行健康社区地图首次发布,街道各部门负责人一一从殷行健康社区地图上认领了任务,20个项目全部包干到位。与会的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代表及辖区企事业单位等375名代表共同见证这一喜悦且满怀憧憬的场景。

其乐融融健康配图1.jpg

(二)“三愿景”炼出健康社区“殷行特点”

街道以健康睦邻共同体为核心,打造安居、宜居、乐居“多姿多彩、其乐融融”美丽殷行为目标,制定殷行街道健康社区建设2022年工作项目。

安居更安心。以营造殷行健康环境为切入点,通过改善市容市貌、美丽家园建设、社区公共空间健康三微治理、加快推进电梯加装、电动车进楼充电整治、打造居民“十五分钟健康生活圈”等,持续改善与群众“健康指数”密切相关的硬件设施

宜居更宜人。针对殷行人群特点,深入贯彻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抓住“牛鼻子”破题从关键紧要处下手,以存量带动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打造数字化健康管理模式,打通社区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营造“健康社区”氛围一对一健康档案、星级健康楼组建设、健康模范家庭等一系列项目,持续提升健康社区软实力

乐居乐万家。让殷行成为一个有温度的情感共同体,既要扮靓面子,又要夯实里子。树立看得见、摸得着、有感受的工作目标,让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持续推进“阳光330”健康课程进校园、进社区项目,利用肯德基食物银行将“爱心餐”传递给城市最需要的人,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殷行发光发热。这些精心打造的项目,使健康社区建设攻略落实落细,实质性推进殷行全域化健康社区建设

(三)“三率先”打造健康社区“殷行亮点”

率先打造全市首家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人群的以“党建+健康”为特色的市民健康党群服务站。服务站创设“五彩”功能分区,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健康需求。既有老人锻炼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也有儿童游玩的“萌趣乐园”,还有青年健身的“乐刻空间”,更有残障人士康复的“康健乐苑”,是“三代同堂齐锻炼”的理想场所。

率先成为杨浦区“社区健康师”“社区(运动)健康师”示范点。街道率先成为三大区级“社区健康师”试点之一,通过“名师指导面对面”的方式,精准化服务社区,让居民在家口就能享受专业化的“吃、动、防、调”四大运动健康指导。今年1月,社区(运动)健康师“体医融合”2022年试点项目在殷行启动,力争在党建引领下深化社区治理创新,推进健康关口前移,探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



率先探索建立“街道—新村片区—居民区”三级健康党群服务网络。围绕“老、小、旧”等民生难题,殷行街道将社区治理与满足居民健身健康需求精准对接,积极将健康党群服务的服务触角进一步向居民区延伸,率先探索建立了“街道—新村片区—居民区”三级健康党群服务网络,打造三级“健康党群服务圈”。以点成线、以线织网,筑就健康党群服务网,破解老旧小区健身、健康难题,让居民享受“家门口”优质的健身健康服务。

三、成效

街道从营造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弘扬健康文化、培育健康典型、拓展健康场景、开创健康未来六个方面不断推进健康社区建设。疫情防控以来,街道在严密防疫手势的基础上,不断延展健康社区内核,推进无疫小区、无疫社区、无疫街区一体化创建,努力确保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优美舒适,营造健康环境

街道从改善市容市貌、美丽家园建设、加装电梯和电动车进楼充电整治四方面营造健康环境。每月1次街面整治、2次河长巡河、河道整治队伍每日巡河,有序开展12个小区美丽家园、指导17个居民区创建绿色社区、推动成片化、规模化加装电梯,并对电梯竣工楼组开展健康环境美化、健康主题装饰等。从小区外到小区内,从小区里到楼道里,内外兼修、同步发力,全面提升环境,“老居民”享受到“新生活”,让老旧社区老得优雅、旧得有味、住得舒服,绘出街道新图景

(二)精准聚焦,优化健康服务

街道从组建健康社区观察员、建立一对一健康档案、优化精障平台、拓展社区运动健康师四方面优化健康服务。招募10-40岁青少年组建健康社区观察员队伍,参与环境更新、软硬件改造、垃圾分类等社区管理观察,共同为辖区健康出谋划策以老、残为重点,建立一对一健康档案;全年走访不少于150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各类服务不少于13次,覆盖人群不少于700人次为灵活就业人群、户外职工、女职工等提供健康体检,让有温度的服务延伸到少数群体。推动社区(运动)健康师定期下社区,围绕“吃、动、防、调”四个维度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探索体医养融合发展模式。

(三)守正创新,弘扬健康文化

街道从安全体验馆、每周固定健康清洁日、营造“健康社区”氛围、健康课程配送服务等方面弘扬健康文化、传播健康理念。推动“阳光330”健康课程进校园、绘制健康党课路线、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品牌,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发挥融媒体优势,开设健康社区专栏、发布健康社区动态等,让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增强群众认同度、喜爱度,提高健康社区影响力。以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教育模式,丰富居民群众的参与体验在每周固定健康清洁日了解健康知识,获得健康生活科学启示。



(四)搭台铺路,培育健康典型

从健康志愿服务、星级健康楼组建设和选树健康模范家庭三方面,以典型带动全局。以兴趣爱好为纽带,打造以知识普及宣传、运动指导、中医养生为主的健康志愿者团队,支持引导群众团队服务群众。指导居民小区制定健康规约,开展健康楼组星级建设,培育五星级楼组50个。开展健康模范家庭评选和宣讲活动,用“小家”文明促进“大家”风尚。开展健康书籍图书漂流,并在廉政文化宣传阵地开展廉洁家风宣传。

(五)智慧赋能,拓展健康场景

街道从十五分钟健康生活圈、智慧健康“数字化养老”应用场景建设、KFC食物银行微公益、居民区健康议事会等四方面拓展健康场景。以睦邻为理念,深化探索治理问题。今年计划完成2个二级、2个三级健康党群服务站建设。更新20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组织全民健身活动进社区、进校区、进园区。抓住“牛鼻子”破题,从关键紧要处下手,首批服务对象覆盖800位高龄独居老人,打造数字化健康管理模式。利用肯德基食物银行,将“爱心餐”传递给城市最需要的人,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殷行发光发热。搭建公共议事平台,建立楼组长、党小组长、业委会主任、健康特长人士、各团队负责人及社区达人等组成的健康议事会,形成楼组、小区健康服务清单。结合年度“社区达人”评选,选出一批团队带头人。大力发展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实现自治共治。

(六)凝心聚力,开创健康未来

街道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居民区开展以健康为核心的微更新、微改造、微治理,积极发展微课堂、微公益、微公约新“三微治理”,从少到多、循序渐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在适老化改造上下功夫,创建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老年友好型社会。街道围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全生活空间健康管理和全治理环节健康管理三大方面,深化拓展、不断探索,齐心协力打造更加安居、宜居、乐居“多姿多彩、其乐融融”健康社区“殷行样本”

(七)齐心战疫,坚守防控底线

今年3月以来,上海遭遇了空前严峻的新一波疫情,给全市人民重重一击,殷行作为拥有近20万人口的民生大居,疫情大考尤为艰难,几个月以来,齐心协力、竭尽全力,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党工委构建了处级领导包片、机关联络员、双报到党员、居民区指导员、工作队长、志愿者等“五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聚力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街道先后建立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核酸、转阳、转密、保供、消杀,配合区养老院等各个专班,并扎实开展拔点攻坚行动,坚持清零一块、巩固一块、守住一块,连点成片、连片成面创建更多“无疫小区”,有力阻断疫情传播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常态化以来,街道为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进“无疫街道”创建,开展“清源”行动、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巡访等专项工作,及时发现疫情防控薄弱环节并提醒整改,努力营造全民防疫氛围。

追求更为健康、美好的生活是人们的向往,街道将在通往全面健康、全民健康这一漫长而令人鼓舞的历程中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