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398号代表建议的会办意见 2025-03-27

杨府〔2025〕4号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胡宏伟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上海产教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杨浦推动行业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方面

实施科技企业矩阵培育计划、专精特新企业雁阵培育计划、科技企业创新顾问和产业链链长制,强化项目经理人、揭榜挂帅、联合创新等机制,全力培育单项冠军。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30家,滚动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6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90家。3家企业入选2024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5家企业入选2024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百强,10家企业入选2024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成长百家,8家企业被评为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趣致集团在港交所上市。2024年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设计创新中心5家。科技型中小科技企业入库数量876家。纬景储能“锌铁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入选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亿可能源“人工智能大模型低碳优化排产系统”入选上海十大绿色低碳创新技术产品。

二、杨浦搭建各类信息交流和服务平台方面

举办“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区校企创新沙龙、“走进高校”等系列活动,促进区校企技术交流和供需对接。举办“城市的大学 大学的城市”研讨会、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揭牌活动,推进复旦和杨浦合作的“脑机接口”等一批成果转化项目。与同济大学、大陆集团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前瞻技术联合开发、双向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推进智能制造项目研究。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共同开展2024 AI大模型创新发展研讨会和科技成果转化路演会,为上海市杨浦区驻清华科技园联络工作站揭牌,引导清华大学更多战略科技力量、高能级研发机构和孵化企业布局杨浦,协助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在杨浦举办26个科研项目的路演活动,目前已有6家清华系企业成功落地与长三角国创中心开展战略合作,围绕产业共性技术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助力企业打破技术壁垒。截止2024年底,已支持8家杨浦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建设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与同济、华为共建“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开展12期产学研对接活动。

三、杨浦推进重点区域完善产教融合生态建设方面

承接市级高能级平台建设,上海量子城市时空创新重点实验室落地复兴岛。推动启迪之星入选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全面打造“大学科技园+孵化转化载体+专业服务平台”的创新创业体系,强化科技金融赋能,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创新创业速度,建设全球创新创业最佳实践地。聚焦成果转化、人才引育和专业化服务,支持大学科技园围绕高校优势学科,做大做强“首站”功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标杆示范作用。鼓励大学科技园聚焦优势产业方向,提升对接服务能力,加快推动硬科技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高质量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平台,搭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综合性服务平台。加快张江高新区杨浦园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园区创新实力和发展能级,打造专业化、国际化的创新创业服务载体。支持上海技术交易所建设统一交易平台,设立未来产业专板,探索数字版权交易、技术资产证券化工作。推动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创新运营模式,做强服务功能。加快集聚研究开发、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专业服务机构。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代表时参考。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2025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