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杨浦区2020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1-08-11

关于上海市杨浦区2020年度预算执行

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上海市审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区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0年度本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审议意见,聚焦“秀带展新貌、双创要领跑、治理见成效、旧改创新高、‘双十’不动摇、党建出硬招”六方面,加大审计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力度,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审计工作中,紧盯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资金使用,不断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开展预算单位审计全覆盖,督促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贯彻落实,较好发挥了审计监督作用。

今年上半年,对区财政局组织本区预算管理及相关预算执行情况开展了审计,在实现全区预算单位数据核查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对9个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对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大学生创业补贴、绿化资金使用、“美丽家园”项目建设及专项资金管理等4个重点方面开展了审计调查和专项审计,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了审计。

一、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审计情况

审计了区财政局组织本区预算执行和编制政府决算草案情况。区财政局编制的政府决算草案反映,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量均为284.89亿元,政府性基金收支总量均为295.2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总量均为2.11亿元。审计结果表明,2020年“三本预算”收支平衡。

从审计情况看,区财政局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财政监管体系建设,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全区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有待推进

2020年,本区修订了《杨浦区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并配套制定了本区预算部门(单位)整体支出、财政政策、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有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实施和预算绩效管理新体系的建立。审计抽查了156家单位,628个预算金额大于30万元项目的绩效目标、绩效跟踪、绩效自评和绩效评价整改情况,发现本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仍然有待加强。

1.预算绩效管理不到位

6家单位11个调整预算新增项目,涉及预算资金2.17亿元,未按照《杨浦区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编制绩效目标,未纳入绩效管理范围,年末平均预算执行率为79%,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9家单位36个项目,资金合计8.82亿元,未按规定时间完成绩效自评工作。

2.绩效目标编制、自评不符合规定

按照《杨浦区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预算单位申请项目年度预算时,应编制绩效目标,并根据自行设置的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自评价。本次审计抽查的项目中发现,各单位在绩效目标编制、自评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指标设置不合理。78家单位,278个项目未按照上述文件要求设置目标值,存在定性多、定量少、目标不够细化、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资金合计30.94亿元。其中,52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低于80%,资金合计4.67亿元。

二是单位自评执行不严格。通过分析52家单位225个项目的绩效自评情况,发现预算单位普遍存在对自评工作不够重视、自评表质量欠佳、评价流于形式等问题。

3.预算绩效评价问题督促整改仍需加强

区财政局按照《上海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每年抽取部分单位自评价项目开展重点评价,对于促进被评价单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支出责任、优化财政资源配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审计抽查了2017年至2020年区财政局开展绩效评价的4个项目,发现存在重评价、轻整改的问题,对于问题督促整改不力,未实现闭环管理,绩效评价建议未得到有效落实,影响绩效评价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二)预决算管理有待提高

本次审计对全区356 家一级预算单位的预算安排、预算执行和决算数据开展集中分析,重点关注了1265个项目,涉及资金150.0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的75%。从审计情况看,全区预决算管理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预算项目分类不够科学

审计发现,103家单位,270个项目预算编制不够科学,主要表现在一级项目下的二级构成与三级明细的名称一致,未体现预算项目分类管理要求,无法准确反映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和事业发展需要,也不能准确反映工作事项的具体工作内容。

2.年初预算编制精准度不高

25家单位,51个项目编制2020年预算时,在以前年度累计结转结余0.97亿元的情况下,当年继续安排预算资金,导致年末累计结转结余增至1.45亿元。其中8家单位,8个项目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已满足2020年实际支出需求,但仍然安排预算资金。

3.预算调整不到位不精确

10家单位,14个项目年初预算未执行,年中未调整,全额结转至下一年,涉及预算资金2515.45万元。15家单位,20个项目年中增加预算但未执行,调增预算全额结转至下一年度,涉及预算资金1.22亿元。

(三)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尚需规范

本次审计对于全区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的开设、使用、清理等管理情况进行全覆盖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银行账户监管有待加强

各单位自查反馈,截至202012月底,全区356家行政事业单位共有1447个银行账户。区财政局按国库单一账户管理监控的要求,将上述银行账户中的711个零余额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纳入平台系统进行监控。

2.部分单位账户休眠

未纳入区财政局监管范围的736个银行账户中,319个银行账户是社保、工会和党团费账户。其余417个银行账户,审计抽查了4家单位27个账户,其中8个账户由于项目尚未结束,或历史原因连续2年未使用,处于休眠状态。

3.同单位不同账户资金管理不规范

经审计抽查,部分单位未按《上海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将装修、车辆运行、购买服务等应通过零余额账户核算的费用,通过专用存款账户核算。

(四)资产管理和制度执行还需强化

经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的区资产管理系统中“资产出租出借情况表”、区部门决算报表中“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科目以及区公共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合同列表”三者数据进行审计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1.部门决算表与资产系统不一致

202021家单位在部门决算表中反映上缴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其中14家单位未在资产系统中反映相关情况,涉及资金4042.42万元,其中已缴国库3234.76万元。经审计了解,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部门决算表与资产系统统计口径不一致,部门决算表是全口径统计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而资产报告中对不完整不清晰土地和房屋权证的出租出借情况未进行说明,导致本区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控制的部分资产未在资产系统中反映。

2.区公共设施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不及时

2020年区公共设施管理联席会议共对24家单位41项资产出租、租入行为进行审议。经审计,11家单位未履行主体责任,未将11项出租、租入行为涉及的合同按规定在区公共设施管理信息系统中备案。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本次审计对区科委、区应急局、区民政局、长白街道、长海路街道、平凉路街道、区绿管中心、区绿化养护公司等9个部门和单位全年预算管理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全面重点审计,延伸审计了13家所属单位,重点审计资金总额28.1亿元。结果表明,一些部门执行财经制度还不够严格,预算执行质量有待提高。

(一)预算执行和决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不规范。6家单位存在未制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部分项目绩效目标编报内容不具体、不细化、不合理、自评不规范等情况,涉及资金479.8万元。

2.预决算管理不够规范。7家单位存在预算安排、调整不合理,部分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等情况,涉及资金3729.88万元。

3.存量资金未有效盘活使用、往来款清理不及时。3家单位存在长期宕账、存量资金未及时清理等情况,涉及资金1042.97万元。

(二)财经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未严格执行政府购买服务有关规定。3家单位政府购买服务管理不规范,存在购买服务不在政府购买服务实施目录内、第三方评估机构与评估对象存在关联关系等情况,涉及资金1318.66万元。

2.资产管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6家单位存在资产未登记入账、登记信息不完整、未定期盘点,公共设施管理不到位等情况,涉及资金73.03万元。

3.内部控制不完善、执行不到位。6家单位存在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提前支付合同款,项目立项缺乏依据等问题,涉及资金4676.87万元。

三、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一)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政策落实情况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相关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据审计署和市审计局的相关要求,20207月至12月,对本区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并延伸审计了区卫健委、区财政局等20家单位。截至202012月底,杨浦区共收到新增财政资金预算指标25.08亿元,支出23.89亿元。审计结果表明,区政府各部门重视资金管理,认真落实有关要求,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促进直达资金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相关职能部门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准备不足,造成项目计划历经4次修改,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资金的使用;二是33个新增项目未及时编制绩效目标;三是部分单位项目进展缓慢,截至202011月,24家单位预算执行率为70%,低于全市同期平均执行率;四是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支出信息录入不及时,影响监控系统数据准确性。

上述相关问题,区相关职能部门已按照审计阶段性报告的建议及时编制项目绩效目标,加快项目推进,落实预算执行进度,按照规定时间将支付信息导入监控系统。

(二)大学生创业实习补贴政策落实情况

2020年,对2018年至2019年的创业相关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资金合计39.28万元。审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提高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敬业精神等综合职业素质,提升了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竞争力。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对创业实习工作日的计算口径,表述不够严谨,《关于落实杨浦区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相关政策的操作办法》与《关于开展本市青年创业见习工作的实施意见》(沪就促[2017]54号)关于大学生创业实习生活费补贴标准规定不一致。

(三)绿化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本次审计对全区2019-2020年绿化资金(主要为美丽街区建设等项目)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涉及资金3.26亿元。审计结果表明,相关单位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逐年提高,绿化建设推进力度不断加大,绿化养护能力进一步提升。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项目资金预算管理、使用、绩效目标编制应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核算不清晰;绿化项目施工管理应进一步加强;公共绿地、绿道和公园等绿化养护管理应进一步提升。

(四)“美丽家园”项目建设及专项资金管理

本次审计抽查了平凉路街道20182020年度“美丽家园”项目建设及专项资金管理情况,涉及预算资金6555.32万元。审计结果表明,街道各部门和参建单位合力推进建设目标,提升了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房屋漏水、道路破损等急需改造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实施进度缓慢等导致预算执行率偏低,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项目建设管理不到位,内控管理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本次审计对政府投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审计力度,对市光路道路辟通工程、区卫生信息化二期工程等项目开展决算审计,审计资金总额4.56亿元,核减财政性资金437.74万元。从审计情况看,本区政府投资项目上报资料基本真实反映了建设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情况,履行了建设项目基本程序,对投资控制趋于合理。但审计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合同管理存在部分合同条款约定不规范、部分合同签订程序倒置、个别项目未按合同条款及时支付合同价款等问题。

二是建设管理存在承发包环节中施工单位分包管理不到位、项目进度管理不到位、个别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有待切实加强、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缺乏时效性、工程结算缓慢等问题。

三是参建单位履职不到位,存在资料不符、项目档案资料时间前后倒置、工程材料审核手续不齐全、人员资质审核不严等问题。

五、审计建议

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些是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也有些是部门间协同配合不力等,需要持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绩效,推动问题根本解决。为此建议:

(一)加强预算管理,进一步提升财政预算绩效

一是推进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单位绩效管理水平,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推动政府效能提升。二是强化预算编制及执行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增强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有效衔接。三是推动各部门、各单位清查资产家底,建立健全资产资金监控机制,构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大存量资金资产资源的统筹盘活力度。

(二)完善工作机制,促进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

一是着力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相关职能部门应完善项目库建设,建立项目与资金的对应匹配机制,为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建设提供项目支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二是充分发挥政策制度引导效应,加强对政策的修订与完善,加强政策指导检查,健全项目内部管理机制,紧扣民生福祉切实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三是规范绿化建设和养护项目,加强公园古木保护和屋顶绿化的日常管理,对项目流程、质量进行有效监督评价。

(三)强化政府投资全过程管理,严格控制建设成本

各建设单位要进一步增强主体责任意识,按照政府投资相关制度,明确建设项目各方职责,严格遵守项目建设程序,提高工程建设前期、施工、后续跟踪的监管力度,严格、慎重审核资金的投入和拨付,加强完工项目后续管理,及时完成项目决算工作,确保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的安全、效益。

 

上海市杨浦区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