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会期间第1157号提案的答复 2022-12-09

杨府办2022〕18号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传承上海老字号,弘扬中国工匠精神,在杨浦区兴建自行车博物馆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工业文化是上海近代文化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杨浦作为中国近代工业重要发源地之一,诞生了我国工业发展史中众多的“第一”和“之最”。作为国内最重要的自行车民族品牌之一,“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均诞生在杨浦,取得了无数个“永久第一”的骄人成就,为我国轻工业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成为老一辈上海人的集体记忆。近年来,杨浦依托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从保护工业遗存本体,到进一步聚焦挖掘工业遗产历史文化信息价值,加强对工艺流程、生产过程等非物质遗存研究,不断提升对工业遗产的全要素保护能级。章和轼先生的建议切实反映了工业历史保护与传承的现实问题,对于通过挖掘自行车产业发展史,注入功能、赋能展示,建设自行车博物馆的建议,极具时代感,极具启发性。

对此,区文化旅游局作为牵头办理单位认真落实区领导的指示批示精神,会同区委组织部、区体育局、区绿化市容局等职能部门,对章和轼先生提交的市政提案建议进行认真研究,与章和轼先生本人进行充分沟通,认真倾听他对兴建上海自行车博物馆的看法和建议,并就建议中提到的《永久故事》书籍资料、上海中路(集团)有限公司(2001年收购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路集团”)尚存有原上海自行车厂档案中心技术档案和文书档案、照片等情况开展相关调研。

一、前期调研工作情况

(一)关于兴建上海自行车博物馆的设想

博物馆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设立条件较为严格,《博物馆条例》中有专门规定,博物馆包括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建立博物馆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固定的馆址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展室、藏品保管场所;(二)相应数量的藏品以及必要的研究资料,并能够形成陈列展览体系;(三)与其规模和功能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四)必要的办馆资金和稳定的运行经费来源;(五)确保观众人身安全的设施、制度及应急预案。建议中提到将《永久故事》书籍、原厂档案资料、民间自行车收藏家的捐赠意向,以及一批原永久厂退休的老职工担任志愿者作为自行车博物馆的筹建基础,与上述法律规定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短期内在条件完整性方面存在较大缺失

同时,针对提案中提到在永久厂原址附近(或区内适当楼宇)兴建自行车博物馆的建议,我局也进行了相关寻访工作。根据区委党史研究室等部门编写出版的《走进杨浦》书籍内容,生产“永久”的上海自行车厂原址为唐山路1217号,目前已经成为商品住宅生产“凤凰”的上海自行车三厂原址为平凉路2375号,目前也已无厂房经规划部门核实,上海自行车三厂原址现为商业地块,已建成中船工业大厦和文通国际广场。目前,相关地块建设博物馆还不具备可行性。

(二)关于原上海自行车厂档案资料的保存情况

10月26日,区文化旅游局会同同济大学专家团队一行前往中路(集团)进行现场调研,与提案人原上海自行车厂厂长章和轼、上海中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建国以及原上海自行车厂档案室主任赵解平、部分退休老职工等进行座谈,并实地踏勘原上海自行车厂档案资料的存放场地。调研中,我局获悉原上海自行车厂被中路集团收购后,老厂设备、档案材料于2005年至2007年6月期间分批搬迁至浦东南汇地区。15年间,原来保存良好的档案资料全部堆在一个大仓库内,其中有部分为解放前的原始档案和老照片,不少档案已有“损伤”、“老化”情况,中路集团公司也疏于管理和保存。档案资料(实物)等因搬迁等原因也有不同程度的遗失,总体保存、研究和利用情况令人堪忧。

二、主要工作举措

鉴于博物馆建设涉及运营主体、场地、资金、藏品、制度、人员等诸多方面,短期内可能难以实现的现状,结合调研实际,我局会同相关单位和部门将采取如下举措:

一是抢救“永久”历史。结合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任务,我局正在以工业遗产所蕴藏的工厂、工匠、工艺等为主题,开展《杨浦百年·工业印迹》系列专题片的拍摄,已正式邀请章和轼先生和永久老职工代表加入口述历史“队伍”,讲述自行车民族品牌的前世今生,传承人们对“百年工业”的情感与记忆,持续加强工业遗产非物质遗存的保护力度。针对原上海自行车厂档案资料保存的现状,我局将其同步纳入对工业遗产的原始档案的抢救工程,将会同相关高校团队对原始档案资料进行梳理、研读和整理,为保存原上海自行车厂历史贡献一份力量。

二是开辟展陈空间。经积极走访协调,我局与区委组织部初步达成一致,争取明年在区党建服务中心(杨浦滨江绿之丘)建设空间内,腾挪出一定场地作为上海自行车厂历史的展陈窗口,展示上海自行车厂演变历史、产业故事,弘扬永久精神,为宣传杨浦区昔日的“工业之最”添砖加瓦,让更多人走近、了解自行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同时还将依托市文旅局相关展览、展陈资源平台,积极到全市层面输送展示“永久”和“凤凰”等民族品牌故事。

三、相关建议

一是尝试探索民办博物馆建设。2010年,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意见》,建议自行车相关生产企业、有识之士等可探索动员民间力量开展自行车博物馆的筹建工作。我局作为博物馆行业指导部门,可邀请博物馆领域专家参与指导,积极争取相关政策资源,全力配合民办博物馆建设和后续的备案工作。

二是推动自行车骑行道规划和自行车文化相融合。针对提案中提及的“增设自行车骑行道”的建议,目前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已建设5.5公里的骑行、跑步、漫步三道活力交织带。如区体育局依托滨江南段贯通的骑行道,于2021年开展了“骑行十里看百年”自行车嘉年华活动,打造“韵动杨浦·秀出来”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品牌。建议相关部门在今后滨江中北段的开发建设中,充分考虑设置连贯的自行车骑行道,联动周边老旧工业厂房活化利用,逐步建设相应的主题展示板块,力争打造自行车文化的传承、展示基地。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