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浦区国资国企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解读 2016-07-25

关于《杨浦区国资国企改革和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解读

2016725日)

 

2016718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印发《杨浦区国资国企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回顾和总结了“十二五”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十三五”面临的环境和形势,明确了“十三五”区国资国企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一、《规划》编制过程

《规划》编制大致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前期研究阶段。根据区“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部署,从20155月起,区国资委成立了“国资国企十三五专项规划”起草工作组,由曾冰同志牵头,委各科科长、各集团公司有关人员和市社科院专家共同参与,开展了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思路研究,为规划起草编制奠定基础。20155月底,区国资委组织召开了《规划》开题会,邀请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委、区商务委、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对规划的目标、思路、结构和内容等进行了会商研讨。

2、规划起草阶段。在规划起草编制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开门编规划”,建立了每周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就重点、专项问题进行研讨,学习市、区有关重要文件和重大方针政策;深入各集团公司和重要项目现场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3、优化完善阶段。《规划》征求了多方的意见建议。区国资委认真听取了各集团公司的意见,邀请各集团公司负责人开展座谈,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规划》的编制情况并提出方向、要求。分管副区长多次对《规划》起草工作进行指导,提出指示意见。汇总上述各方意见建议,区国资委对《规划》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的总体框架包括“十二五”简要回顾、“十三五”发展面临环境分析、“十三五”发展目标与思路、“十三五”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5个部分。

(一)关于改革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正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中持续广泛关注的焦点,国家层面国企改革方向已明确,地方国资国企改革也已全面提速,这将对杨浦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家层面,国企改革方向已明确;上海层面,国资国企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杨浦层面,市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将大力推进。这些对区属国资国企来说,既带来了重大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二)关于发展目标

在目标设定上,考虑了与“十二五”的衔接和新形势的应对,提出“十三五”主要目标为:紧紧围绕杨浦建设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新要求,完成区委、区政府部署交办的各项任务,履行好国有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不断做优做强,使区属国资成为服务全区创新发展的引领力量、服务全区城区建设的基础力量、服务全区社会民生的保障力量。

具体还设置了区经营性国资总量等定量目标,包括:到“十三五”期末,力争全区经营性国资总量达到200亿元左右;为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提供的管理园区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区属集团公司经营性房地产管理信息化覆盖率达到100%等。

(三)关于总体思路

为实现规划目标,结合区属国企国企实际,提出了总体思路:坚持“两个依托”,积极推进“三个优化”,努力实现“四个确保”。“两个依托”:一是依托改革发展,以“专业化、市场化、证券化”为方向,努力推进国资监管模式专业化,国资经营模式市场化,国资产权形式证券化。二是依托管理创新,以“管理模式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为创新重点,鼓励国企开展提质增效的创新举措,大力提升国资国企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三个优化”:一是优化国资布局。二是优化人才结构。三是优化监管模式。“四个确保”:一是确保保值增值。二是确保做强做优。三是确保队伍优秀。四是确保运营安全。

(四)关于重点任务

围绕《规划》的目标和总体思路,提出重点任务为:一是优化升级创新环境,吸引创新资源集聚。包括:加快推进产业空间建设、杨浦滨江地区建设、城区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不断拓宽服务科技企业的金融渠道、着力提升投融资保障能力;二是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能级,增强国资经营能力。包括:不断拓展功能布局、提升园区集成服务水平,整合优化既有房产资源,提升资产运营回报水平,探索“+互联网”产业发展、鼓励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升市场化水平。包括:适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探索国有资产证券化的有效途径;四是优化国资监管体系,防范运营风险。包括:提升投融资管理水平、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人力资源激励约束机制。

(五)关于保障措施

为确保《规划》有效落实,提出了4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党建创新工作,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二是做好区属企业规划的衔接;三是建立规划实施效果考评机制;四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满意
不满意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