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浦区滨江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解读 2016-06-24
关于《杨浦区滨江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解读
(2016年6月24日)
2016年6月17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印发《杨浦区滨江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对“十二五”时期杨浦滨江开发情况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回顾,并对今后5年杨浦滨江发展的目标和具体工作任务进行明确和部署,是“十三五”时期杨浦东部战略区建设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编制背景
“十三五”是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地区开发实现“示范引领、功能提升、还江于民”新一轮发展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杨浦区建设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关键时期,杨浦滨江按照东部战略区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定位,肩负着公共空间贯通、城区经济转型升级、环境品质提升和民生持续改善的历史重任。
二、编制过程
1、 立足全局,谋划发展
杨浦滨江发展紧紧围绕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对接市浦江办“十三五”专项规划和杨浦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加快推进东部战略区建设,全面打造以科技创新、科技金融、文化创意为主导,以商务办公、时尚创意、旅游休闲为依托,以公共开放、新旧交融、节能环保、智慧低碳为特色的国际滨水区。
2、 集思广益,形成合力
杨浦滨江综合开发是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延续“三段式”发展理念,保持本规划与市级层面专项规划的纵向衔接,同时与区发改委、建交委、商务委、规土局、旧改办、滨江公司等单位,进行了多次交流沟通与讨论研究,确保本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实现有效衔接。
3、 聚集重点,突破难点
杨浦滨江发展“十三五”规划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专业性的特点,涉及规划、土地、市政、项目、招商等诸多环节,按照“整体策划、次序推进”的原则,将杨浦南段滨江基础开发与功能开发作为“十三五”期间重点任务,聚焦公共空间贯通、市政基础配套建设、公益性和功能性项目建设,进一步创新机制、突破土地、岸线和码头收储工作,确保实现杨浦南段滨江从传统工业制造向知识型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三、编制原则
1、坚持规划先导,注重创新突破
杨浦滨江必须始终坚持规划先导。依据规划,再开发的重中之重是发展城市经济,促进转型发展。要立足于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通过科技创新,依靠创新驱动,积极培育新业态、新产业,加大投资服务力度,引进总部型、功能性项目,强化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科技金融等核心功能建设,在更高的起点上,以“产业高端化”来推进杨浦滨江的全面发展。
2、坚持精品意识,注重示范引领
牢牢树立“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开发宗旨,进一步突出滨江资源的稀缺性,充分体现滨江特点和杨浦特色,寻求黄浦江各区段的错位发展,紧紧围绕地区丰富的产业文化底蕴和创新示范城区的政策支撑,推进以“文化”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深化转型发展,加快民生持续改善。
3、坚持民生为本,注重福祉于民
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两条主线。以满足地区广大群众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推进杨浦滨江协调区旧区改造。全力以赴推进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建设,提供亲近自然、激发灵感、休闲娱乐、享乐生活的场所,满足市民的亲水体验需要,提高市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4、坚持因势利导,注重次序推进
继续延续“三段式发展”的开发理念,从更深、更广的层面推进“政企合作、区企联动”,重点推进南段滨江的全面综合开发;中、北段重在深化规划布局,争取点上功能突破和基础环境配套改善。
四、主要框架内容
第一部分,杨浦滨江地区发展情况。主要围绕体制机制、规划编制、土地收储、基础设施、文化保护、产业升级等方面,对“十二五”期间滨江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总结,为谋划和确定今后5年杨浦滨江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第二部分,存在困难与瓶颈。主要结合滨江开发实际情况,重点梳理了产业功能、基础配套、综合环境、旧区改造、规划布局、重大项目引领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困难与瓶颈,为确定“十三五”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找准切入点。
第三部分,“十三五”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对当前形势和背景进行研判,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明确总体目标,从10个方面全方位阐述了“十三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指标。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为了确保总目标的实现,围绕体制机制、政策扶持、土地收储、工作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争取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推进杨浦滨江的规划建设工作。
上海市黄浦江杨浦段滨江综合开发指挥部办公室
二〇一六年六月三十日
- 关于印发《上海市杨浦区滨江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201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