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2023年工作计划 2023-03-02

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2023工作计划

 

一、发展思路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区建管委坚决按照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明年工作思路如下

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服务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围绕《杨浦区城市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加快杨浦区“路、桥、轨、隧、水、电”等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打造安全韧性城市,持续提升城区环境品质,深化建设和治理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四高”城区,为上海加快实现“五个人人”美好愿景做出新的贡献。

二、重点工作任务和重大项目

1、加快优化基础设施体系。2023年将结合第八轮“双十”工程,继续配合加快推进枢纽型、网络化、功能性市重大工程建设。一是加快推进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外联内畅,推进北横通道军工路快速路工程建设;配合推进隆昌路越江隧道工程新建,并启动配套道路隆昌路(长阳路-杨树浦路)改造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配合进一步加密轨道交通网络,深化嫩江路节点工程方案研究。配合申通地铁集团推进轨道交通20号线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配合市交通委、申通地铁集团深化轨交站位方案研究进一步提升水安全和水环境,持续推进杨树浦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建设;稳步推进全区控污调蓄池建设,同时加快提标调蓄池的前期研究工作。四是不断强化电力设施等能源保障,加快协调推进三门路-国顺东路电力隧道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变电站建设。

2、打造安全韧性城市。一是按照《杨浦区海绵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要求全域全过程管控和推进各类项目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编制杨浦区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方案,开展年度达标评估二是统筹实施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结合道路新建、改建或大中修工程,2023年完成新一轮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在架空线入地同时对道路进行美丽街区等总体提升改造,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实现后续的精细化管理,达到道路环境更加整洁、空间视觉更加靓丽的目标。三是加大老旧市政配套管网更新改造力度。根据燃气公司的滚动排查情况,持续开展老旧燃气管网改造;持续实施隐患排水管网改造,每年根据结构性检测结果,结合道路勘探报告,制定隐患管网修复(改造)计划;推进积水点改造工程,通过对小区地下管网等设施进行优化改造来满足不断提升的防台防汛工作需求,提升小区整体防汛安全和生活居住品质。

3、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一是持续改善水环境。系统推进水生态治理与修复,打造新江湾城“人居和谐”生态清洁小流域;推进水务工程建设,开展杨树浦港样板段三期河岸景观提升工程;开展重点河道清淤工程,开展重点防汛墙维修工程,主动推进合流污水一期复线工程。二是继续深化管理精细化工作,做好桥下空间形象提升,打造更多“宜漫步”的街区;推进精品示范路建设实施慢行改善项目。

4、深化数字化转型。一是全面推广智慧道路停车场建设,与市级行业管理部门的最新欠费追缴、征信收集各种标准相衔接,提升停车管理智慧化。二是推广智慧停车场(库)建设,提升停车诱导、停车预约、停车共享、反向寻车等服务水平。三是继续推广街道级智慧停车治理,推进区级静态交通平台和试点街道的应用,强化线上线下共聚治理合力。杨浦区市政占地设施监管场景深化应用,加强对架空线、杆、箱、井盖相关占地市政设施的信息化动态监管。既有建筑玻璃幕墙场景项目将整体试运行,实现与市、区数据对接,发挥对既有玻璃幕墙公共安全问题进行场景模拟与预警分析,使既有建筑玻璃幕墙处于可控状态,不断提升既有建筑玻璃幕墙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推动杨浦区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深化应用。在建在监土建工地完成纳管试点。

5、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一是推进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和建设管理领域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普法。二是进一步做好引导依法信访和加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推进热线工作“稳中有进”。三是继续做好“两会”办理工作及政务公开工作,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组织开展联合抽查和本部门日常抽查,及时上传和公开抽查数据信息。四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有关制度,提高信用分级分类建管、信用联合惩戒等工作成效,做好信用数据归集,严格按规定受理审核信用修复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