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个社会公众参与的河长制“三长”协作治水机制建立 治水模式再创新 2021-10-15

全市首个社会公众参与的河长制“三长”协作治水机制建立  治水模式再创新

 

今年上半年,杨浦一街道二级河长巡河过程中发现,某河段两岸频繁出现非法使用渔网捕鱼现象,街道河长办工作人员、社区民间河长多次劝阻,但屡禁不止。检察院收到民间河长及爱河人士反映后立即展开调查,河长办配合区检察院提供相应线索。随后检察院依法相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督促河长相关执法部门依法履职尽责,严厉打击违法捕捞行为。通过检察机关与河长制工作机构密切合作,该河段违法捕捞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1015下午,这样的“点状协作”正式进入“全面协作”。杨浦区举办“行政河长+检察长+民间河长”协作机制会签仪式暨工作推进会,正式建立“行政河长+检察长+民间河长”河长制协作治水机制。这是继青浦河长+警长+检察长奉贤区河长+检察长联动机制后,全市首个社会公众参与的河长制“三长”协作治水机制,也是中心城区首个“河长+”多方协作治水新模式。

近年来,杨浦区河长办、区检察院与各社区民间力量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区河长办催办督办、区检察院公益诉讼与公众舆论监督职能,在区内非法钓鱼捕鱼、排污入河、雨污混接水环境治理顽症上联合出击,切实探索出一条水环境治理新路截至目前,经区检察院与区河长办通力合作,针对水污染防治公益诉讼线索办理案件30起,开展诉前磋商4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14件,进一步压实了各部门和单位的护水职责。

检察院和区河长办在长期合作、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关于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行政河长+检察长+民间河长协作机制的意见》。《意见表明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区河长办及其成员单位和民间河长”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互通、联席会议联合督办、线索移送、调查协作、督促履职、智库共享、社会宣传等协机制,涵盖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的各个环节,为杨浦全面建成“四高”城区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在合作机制中还聘请了上海市首位名人河长、原同济大学教授吕伟民老先生作为民间河长代表,引领区内近30位民间河长进一步发挥民间监督员、护河员作用,充分展现杨浦区“全民治水理念,发挥了民间河长力量和名人带动效应

接下来杨浦将通过建立“三长”协作机制,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充分发挥“行政河长、检察长民间河长各自优势,民间河长查找问题检察长主动监督行政河长解决问题,三管齐下实现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效衔接,共同促进全河道管理保护工作从制度化实施向法治化保障转变着力形成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责任闭环,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湖

                                                                                                         2021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