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C-07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合办) 2024-05-20
区体育局:
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C-071号“关于完善新江湾城辖区市民休闲垂钓管理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合办意见函告如下:
新江湾城街道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区域面积8.67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333.61万平方米,水域面积72.21万平方米,河道总长18.2公里,是上海中心城区已建成的唯一独立成片水系,水质稳定达到III类水以上。得天独厚的水系资源给环境增添了很多亮色,也吸引了大批垂钓爱好者和水上运动爱好者。针对代表提出的“完善休闲垂钓管理”的建议,我街道仔细研讨沟通,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抓好落实。
一、激发水域活力,响应人民群众新期盼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内涵。休闲垂钓可以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对标“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求,街道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联合区职能部门多轮商讨,结合辖区现有垂钓集聚地实际,并综合考虑河岸条件、景观环境及人群特征、配套设施等情况,拟由区建设管理委牵头研究于经三河纬五河东侧新增一个“高颜值、多功能、最生态”的悠野垂钓平台作为 “休闲垂钓试点水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配置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并提供鱼类知识、垂钓技巧、水生态环境保护等科普内容,丰富群众的垂钓之旅。此外,为满足人民亲近自然、亲水娱乐、休闲游憩的更多需求和期待,街道还积极配合区建设管理委、区绿化市容局、区体育局等推动“新江湾城国际化社区水上运动项目”建设。涵盖新江湾城公园核心水域及纬五河约20公顷范围,包括创智趣动、水上运动、游憩共享、文化畅享与生态休闲五大功能片区。以水为媒,水绿联动,激活城芯水域活力,展示水上运动魅力,必将成为杨浦水文化新名片,未来可期。
二、创新机制建设,构建河湖管护新模式
居民日益高涨的亲水热情带来了人气,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带来了影响。针对当前亲水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环境破坏和管理冲突等实际问题,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动创新机制建设,构建河湖管护新模式,推动水环境治理向水生态品质提升。一是压实河长责任。构建多部门联合治理体系,完善河道管理工作制度,为劝导和制止不安全行为提供政策支撑,持续改善河湖及周边环境,使公共服务供给更为多元均衡优质,增强滨水地带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促进生态综合功能的全面发挥。二是强化数字赋能。探索“北斗+”智慧化水域巡检应用场景,通过“人防+技防”,加强对不文明行为、危险戏水等的主动发现、及时纠正和上报处置,在依法、安全、有序、规范的前提下,享受舒心愉悦的亲水体验。三是发动社会参与。组织民间河长、志愿者定期开展河道巡查、宣传环保知识,拓展公众参与河湖治理的渠道,增强居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倡导文明游览、共享美丽河湖环境的理念。
三、坚持生态惠民,绘就人水共生新画卷
新江湾城街道立足林水资源和生态湿地禀赋,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的高品质社区。依托美丽河湖、绿色城区、绿色社区等蓝绿生态网络建设,紧紧抓住新江湾城年轻人不断集聚的特点,构建“一芯一网一圈”的慢行网络体系和户外休闲社交场所,展现蓝绿芯活力。充分发挥社区规划师、社区园艺师的专业优势,持续推进“微更新”“微改造”,加快绿道、河道、公园、街区串联,打造更多集游憩、休闲、文体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水绿复合开放空间,努力让每个市民群众都能享受生态红利。街道还将会同职能部门,积极探索片区运营服务,聚力发展集生态性、开放性、文化性、惠民性为一体的都市休闲“绿芯”,促进片区综合服务能级提升、实现生态价值转换方面发挥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生态型未来社区样板。
下一步,新江湾城街道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人民城市新图景的要求,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文、生态建设功能互补和工作联动,打造“人水和谐”高品质蓝绿复合开放空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回归自然、亲水休闲的新期待。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代表时参考。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新江湾城街道办事处
2024年5月17日
承办单位地址:殷行路990号 邮政编码:200438
承办人姓名:张晏戌 联系电话:55252557
上海市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党政办公室 202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