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2年杨浦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2-06-29

关于印发《2022年杨浦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工作要点》的通知

 

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有关单位:

现将《2022年杨浦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杨浦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

(杨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代章) 

                                                        2022621

 

 

 

 

 

 

 

 

 

 

 

2022年杨浦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2022年杨浦信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提升信用服务能级为导向、以加强信用信息归集为基础、以深化信用应用创新为关键,以培育信用特色品牌为示范,以守住信用领域安全为底线,进一步夯实基础、对标提质、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杨浦信用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加快“四高城区”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一、聚焦重点领域,打造信用特色品牌

1.全新升级区信易贷平台。针对杨浦轻资产、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的特点,精心打造扬帆·信易贷特色品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快区信易贷平台功能升级,建设集信用信息归集、融资撮合匹配、政策集成服务、风险监测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融资需求在线发布、金融产品便捷查询、融资服务智能匹配、惠企政策快速导航等便利服务。围绕抗疫纾困、创业就业、知识产权、数字化转型等重点场景,开设特色主题专栏,提升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发挥部门、街道、园区、平台企业、行业协会等作用,完善多层次企业信用融资服务体系,拓展特色支持“白名单”范围,为金融机构结合本区产业导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供便利。加大区信易贷平台推广力度,在“一网通办”涉企办事系统中智能推送“找融资”服务,推动特色金融产品和相关政策服务精准直达企业。

2.创新包容审慎信用监管。针对杨浦新模式、新业态企业集聚的特点,发挥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作用,探索建立具有杨浦特色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开展在线新经济企业联合标准化试点,根据在线新经济行业特征、企业信用评级状况,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落实好市场监管、文化市场管理等行政执法领域轻微违法免罚制度,审慎将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对于存在轻微违法行为的企业在给予免罚的同时,加强行政指导,推行“柔性执法”,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给予新兴业态市场主体纠错机会和发展空间。

3.试点信用智慧园区建设。针对杨浦科技园区、文创园区等创新创业载体集聚的特点,探索打造信用智慧园区特色品牌,助力园区提升为企服务水平。鼓励和引导相关部门、街道、园区运营方等在招商、营商服务中引入信用服务机制,将信用元素嵌入内部数字化管理系统,推动信用信息在入园体检、推优扶优、融资对接、风险监测等场景应用,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信用报告实时查询、信用修复便捷办理、信用融资快速对接等增值服务。发挥园区贴身服务企业的优势,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市区公共信用信息与园区掌握的租金、水电煤、政策扶持、人员流动等特色信息融合共享,为精准评估企业信用状况,创新为企服务特色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二、聚焦信用赋能,拓展信用应用场景

1.信用助力疫情防控。根据市级部门要求,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信用管理和服务。按照规定程序将有关单位失信信息以及个人隐瞒病史、疫情高风险地区旅行史或者居住史,逃避隔离治疗、医学观察、健康观察等信息向市区公共信用平台归集,并依法采取惩戒措施。对积极围绕预防、诊断、治疗开展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纳入科研信用记录,在科研项目资助、项目过程管理等方面依法采取激励措施。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为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提供免费保险、录入公益类信用信息、享受相应星级守信青年福利措施。

2.信用助力数字化转型。主动对接市级部门,根据全市统一安排,有序推进信用报告替代企业合规证明,通过线上一键式获取专版报告,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路,助力企业申请境内上市和资本市场融资。创新信用治理方式,服务“一网统管”建设,聚焦应急管理、城区网格化管理、城管执法等领域,推进信用数据获取和应用,构建社区、街面信用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加强随申办、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票据等基础应用组件对生产生活等各类信用应用场景的供给。

3.信用助力惠民便企。持续推进“信用+”惠民便企工程,鼓励政府部门、市场主体、行业协会等参与守信激励应用场景建设,为各类守信主体在行政审批、融资贷款、住房租赁、交通出行、旅游购物等方面提供优惠便利。打造“信用+长护险智慧监管”示范应用场景,建立线上大数据预警-线下主动核查-返回线上信用留痕和动态监管的闭环机制,探索构建医保基金精细化监管新模式。深化“信用+借书”“信用+回收”“信用+长三角创业”等本地特色应用。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服务、家政服务、食品餐饮、房地产、劳动用工等重点民生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信用服务载体应用,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三、聚焦精准高效,深化信用监管机制

1.拓展多类型信用承诺应用。结合本区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30条政策”实施,在企业注册登记、食品经营许可、投资项目审批、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深化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信用措施的应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免证办”,提升为企服务便利化水平。推动建立告知承诺信用信息记录、归集、推送工作机制,将承诺履行信息向市区公共信用平台归集,并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形成反馈闭环机制。打通区信用子平台与“一网通办”办件库数据对接通道,建立信用承诺信息全量记录、自动归集、实时推送机制。鼓励市场主体主动向社会作出信用承诺,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自律信用承诺。

2.深化多领域信用分类监管。根据上海市第一批、第二批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任务安排,按节点稳步推进养老服务、民办培训、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知识产权、消防安全等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落地实施,形成一批典型应用案例。根据市级主管部门建立的各行业领域信用评价标准或模型,对监管对象进行信用分类,运用信用分级结果,优化配置监管资源,合理确定监管重点、监管措施,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有针对性加大抽查、现场检查力度。

3.提升多平台信用修复效能。推进落实全国首个省级跨部门多平台网上信用“一键修复”机制,支持企业通过“一网通办”“随申办”“信用中国(上海)”网站或者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海)任一渠道在线提交信用修复申请、查询办理进度和结果、获取修复证明文件。扩大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信用修复管理账户开设范围,方便开展在线申请转办、受理审核、修复意见反馈等工作,推进信用修复全流程线上高效办理。结合监管执法、政策服务、安商稳商等工作,加大信用可修复理念和公共信用信息修复“一件事”宣传力度。探索建立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协同机制,保障符合条件的企业正常参与招投标、融资等活动。

4.推进多层次失信问题治理。贯彻《关于本市信用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要求,依托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机制,搭建失信问题治理工作专班,制定本区实施方案,加强部门协同、落实工作责任,加大商贸、交通运输、金融等重点领域失信专项整治力度。坚持分类施策“消存量”:对于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企业,加大力度督促失信企业清偿债务、履行义务后退出名单,并强化市场主体退出的府院联动机制,拓展企业简易注销程序适用范围;对于多次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加强源头防范和前端管理,并引导市场主体主动纠错,修复失信信息;对于涉及多起合同违约纠纷的企业,发挥仲裁、调解等制度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商事纠纷非诉讼解决。加强源头治理“减增量”: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市场主体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推动预防处置关口前移;探索将信用管理引入招商引资流程,建立招商绩效考核与信用审核责任挂钩机制。

四、聚焦数据支撑,夯实信用底座功能

1.提升区信用平台信息化水平。完成区信用子平台升级改造,提升信用数据治理、信用查询、信用评价、信用承诺等服务功能,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鼓励各部门、街道结合业务需求,在子平台搭建特色应用模块,发挥信用大数据的监测预警作用。加强“信用杨浦”网站建设,以用户视角为导向,优化网站界面和功能栏目设置,完善网站信用信息公开和更新机制,做好信息公示、信息安全和信用主体权益保护等工作。

2.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根据市级部门要求,依法依规推进行政管理、政策性合同履约、信用承诺、信用评价,以及行政执法等相关信用信息向市区公共信用平台归集共享。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 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要求,密切跟踪市级部门关于税收、公积金等核心数据共享应用的进展情况,争取打通市区平台数据共享通道,依托省级节点联通调用相关数据,赋能“信用+”应用场景落地。推进表彰评优、资金扶持等区级特色增信数据归集,加强数据清洗和治理,充分释放信用数据价值。

3.强化“双公示”数据质量管理。对标对表国家、上海市“双公示”评估指标和考核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照规定将产生的“双公示”数据及时、完整、准确归集至区信用子平台。加强督促检查,开展区级“双公示”数据质量评估,定期通报“双公示”数据归集情况,提升数据“合规率”,降低“迟报率”“瞒报率”。

五、聚焦多元共治,优化信用生态环境

1.完善信用监测评估机制。根据全市统一安排,对标落实本市政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对区相关部门年度政务诚信评价,提升政府诚信行政水平和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发挥政府部门的示范带头作用。配合做好2021年度本市信用领域突出问题监测评估,切实防范化解信用领域风险。落实国家2022版城市信用状况监测预警指标,提升特色优势指标、补齐短板弱项指标,推动区域信用状况持续优化。

2.促进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积极引进优质信用服务机构落户杨浦,用好市信用建设专项资金、区产业扶持资金等政策组合,鼓励和引导信用服务机构围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信用惠民便企、信用大数据应用等场景需求,加强信用产品和服务创新,协助政府部门做好信用系统建设、评价标准设计、数据价值挖掘等工作。发挥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信用宣传培训、监测跟踪、行业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3.持续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平台企业、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作用,与文明城区创建、政府开放日等工作相结合,多渠道多角度普及信用知识、解读信用政策、传播诚信文化,推进诚信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园区、进楼宇、进企业、进社区。积极响应“诚信建设万里行”活动号召,发动区内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和街道积极参与,围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商圈、诚信街区、城信校园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开展信用案例征集活动,加大先进典型宣传示范,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信守诺的社会风尚。

 

附件:2022年杨浦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分工表


 

 

 

 

附件: 

 

 

2022年杨浦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分工表

工作内容

序号

具体举措

责任单位

一、聚焦重点领域,打造信用特色品牌

1.全新升级区信易贷平台

1

精心打造扬帆·信易贷特色品牌,建设集信用信息归集、融资撮合匹配、政策集成服务、风险监测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融资需求在线发布、金融产品便捷查询、融资服务智能匹配、惠企政策快速导航等便利服务。

区发展改革委、区金融办、区大数据中心牵头

2

围绕抗疫纾困、创业就业、知识产权、数字化转型等重点场景,开设特色主题专栏,提升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

区发展改革委牵头

3

发挥部门、街道、园区、平台企业、行业协会等作用,完善多层次企业信用融资服务体系,拓展特色支持“白名单”范围,为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供便利。

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区科委、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区金融办、区投促办、区大数据中心、各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4

加大区信易贷平台推广力度,在“一网通办”涉企办事系统中智能推送“找融资”服务,推动特色金融产品和相关政策服务精准直达企业。

区发展改革委、区大数据中心牵头

2.创新包容审慎信用监管

5

根据在线新经济行业特征、企业信用评级状况,落实好轻微违法免罚制度,审慎将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区市场监管局、区文旅局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区司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

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加强行政指导,推行“柔性执法”,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给予新兴业态市场主体纠错机会和发展空间。

区市场监管局、区文旅局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试点信用智慧园区建设

7

鼓励和引导相关部门、街道、园区运营方等在招商、营商服务中引入信用服务机制,将信用元素嵌入内部数字化管理系统,推动信用信息在入园体检、推优扶优、融资对接、风险监测等场景应用,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信用报告实时查询、信用修复便捷办理、信用融资快速对接等增值服务。

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区商务委、区人社局、区投促办、区大数据中心、各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8

稳步推进市区公共信用信息与园区掌握的租金、水电煤、政策扶持、人员流动等特色信息融合共享,为精准评估企业信用状况,创新为企服务特色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二、聚焦信用赋能,拓展信用应用场景

1.信用助力疫情防控

9

按照规定程序将有关单位失信信息以及个人隐瞒病史、疫情高风险地区旅行史或者居住史,逃避隔离治疗、医学观察、健康观察等信息向市区公共信用平台归集,并依法采取惩戒措施。

区卫健委、区公安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0

围绕预防、诊断、治疗开展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纳入科研信用记录,依法采取激励措施。

区科委牵头

11

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为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提供免费保险、录入公益类信用信息、享受相应星级守信青年福利措施。

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民政局、团区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2.信用助力数字化转型

12

主动对接市级部门,根据全市统一安排,有序推进信用报告替代企业合规证明,通过线上一键式获取专版报告,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路,助力企业申请境内上市和资本市场融资。

区发展改革委、区司法局、区金融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13

聚焦应急管理、城区网格化管理、城管执法等领域,推进信用数据获取和应用,构建社区、街面信用数字化管理新模式。

区城管执法局、区应急局、区大数据中心、区城运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14

加强随申办、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票据等基础应用组件对生产生活等各类信用应用场景的供给。

区大数据中心牵头

3.信用助力惠民便企

15

打造“信用+长护险智慧监管”示范应用场景,建立线上大数据预警-线下主动核查-返回线上信用留痕和动态监管的闭环机制,探索构建医保基金精细化监管新模式。

区医保局牵头

16

深化“信用+借书”“信用+回收”“信用+长三角创业”等本地特色应用。

区文旅局、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17

推进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服务、家政服务、食品餐饮、房地产、劳动用工等重点民生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信用服务载体应用,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区教育局、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建管委、区房管局、区人社局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并在各自领域形成1-2个信用+应用场景

三、聚焦精准高效,深化信用监管机制

1.拓展多类型信用承诺应用

18

结合本区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30条政策”实施,在企业注册登记、食品经营许可、投资项目审批、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深化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信用措施的应用,提升为企服务便利化水平。

区发展改革委、区市场监管局、区规划资源局、区建管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司法局、区大数据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19

推动建立告知承诺信用信息记录、归集、推送工作机制,将承诺履行信息向市区公共信用平台归集,并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形成反馈闭环机制。

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0

打通区信用子平台与“一网通办”办件库数据对接通道,建立信用承诺信息全量记录、自动归集、实时推送机制。

区发展改革委、区大数据中心牵头

21

鼓励市场主体主动向社会作出信用承诺,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自律信用承诺。

区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深化多领域信用分类监管

22

根据上海市第一批、第二批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任务安排,按节点稳步推进养老服务、民办培训、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知识产权、消防安全等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落地实施,形成一批典型应用案例。

区民政局、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卫健委、区城管执法局、区应急局、区消防支队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3

根据市级主管部门建立的各行业领域信用评价标准或模型,对监管对象进行信用分类,运用信用分级结果,合理确定监管重点、监管措施。

区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提升多平台信用修复效能

24

支持企业通过“一网通办”“随申办”“信用中国(上海)”网站或者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上海)系统任一渠道在线提交信用修复申请、查询办理进度和结果、获取修复证明文件。

区发展改革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

25

扩大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信用修复管理账户开设范围,方便开展在线申请转办、受理审核、修复意见反馈等工作,推进信用修复全流程线上高效办理。

区相关行政执法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6

结合监管执法、政策服务、安商稳商等工作,加大信用可修复理念和公共信用信息修复“一件事”宣传力度。

区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区科委、区金融办、区投促办、各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27

建立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协同机制,保障符合条件的企业正常参与招投标、融资等活动。

区法院牵头

4.推进多层次失信问题治理

28

贯彻《关于本市信用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要求,依托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机制,搭建失信问题治理工作专班,制定本区实施方案,加强部门协同、落实工作责任,加大商贸、交通运输、金融等重点领域失信专项整治力度。

区发展改革委、区法院、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区公安分局、区建管委、区人社局、区金融办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9

坚持分类施策“消存量”:对于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企业,加大力度督促失信企业清偿债务、履行义务后退出名单,并强化市场主体退出的府院联动机制,拓展企业简易注销程序适用范围;对于多次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加强源头防范和前端管理,并引导市场主体主动纠错,修复失信信息;对于涉及多起合同违约纠纷的企业,发挥仲裁、调解等制度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商事纠纷非诉讼解决。

区法院、区税务局、区司法局、区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0

加强源头治理“减增量”: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市场主体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推动预防处置关口前移;探索将信用管理引入招商引资流程,建立招商绩效考核与信用审核责任挂钩机制。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发展改革委、区投促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聚焦数据支撑,夯实信用底座功能

1.提升区信用平台信息化水平

31

完成区信用子平台升级改造,提升信用数据治理、信用查询、信用评价、信用承诺等服务功能,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

区发展改革委牵头

32

鼓励各部门、街道结合业务需求,在子平台搭建特色应用模块,发挥信用大数据的监测预警作用。

区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33

加强“信用杨浦”网站建设,以用户视角为导向,优化网站界面和功能栏目设置,完善网站信用信息公开和更新机制,做好信息公示、信息安全和信用主体权益保护等工作。

区发展改革委牵头

2.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34

根据市级部门要求,依法依规推进行政管理、政策性合同履约、信用承诺、信用评价,以及行政执法等相关信用信息向市区公共信用平台归集共享。

区发展改革委,区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35

密切跟踪市级部门关于税收、公积金等核心数据共享应用的进展情况,争取打通市区平台数据共享通道,赋能“信用+”应用场景落地。

区发展改革委、区大数据中心牵头

36

推进表彰评优、资金扶持等区级特色增信数据归集,加强数据清洗和治理,充分释放信用数据价值。

区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

3.强化“双公示”数据质量管理

37

对标对表国家、上海市“双公示”评估指标和考核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照规定将产生的“双公示”数据及时、完整、准确归集至区信用子平台。

区相关行政执法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8

加强督促检查,开展区级“双公示”数据质量评估,定期通报“双公示”数据归集情况,提升数据“合规率”,降低“迟报率”“瞒报率”。

区发展改革委牵头

五、聚焦多元共治,优化信用生态环境

1.完善信用监测评估机制

39

对标落实本市政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对区相关部门年度政务诚信评价,提升政府诚信行政水平和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

区发展改革委,区府办、区委组织部、区信访办、区法院、区商务委、区司法局、区人社局、区建管委、区房管局、区统计局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40

配合做好2021年度本市信用领域突出问题监测评估,切实防范化解信用领域风险。

区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41

落实国家2022版城市信用状况监测预警指标,提升特色优势指标、补齐短板弱项指标,推动区域信用状况持续优化。

区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促进信用服务市场发展

42

积极引进优质信用服务机构落户杨浦,用好市信用建设专项资金、区产业扶持资金等政策组合。

区发展改革委、区投促办牵头

43

鼓励和引导信用服务机构围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信用惠民便企、信用大数据应用等场景需求,加强信用产品和服务创新。

区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44

发挥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信用宣传培训、监测跟踪、行业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区发展改革委牵头

3.持续加强诚信宣传教育

45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平台企业、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作用,与文明城区创建、政府开放日等工作相结合,多渠道多角度普及信用知识、解读信用政策、传播诚信文化,推进诚信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园区、进楼宇、进企业、进社区。

区发展改革委、区委宣传部、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区教育局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46

积极响应“诚信建设万里行”活动号召,发动区内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和街道积极参与,围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商圈、诚信街区、城信校园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47

开展信用案例征集活动,加大先进典型宣传示范,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信守诺的社会风尚。

区发展改革委、区委宣传部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