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第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C-02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家庭教育知识宣传与普及工作的建议) 2019-04-18
对区第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C-02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杨鹏代表:
您提出的C-027号“关于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家庭教育知识宣传与普及工作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家庭教育工作问题的关注。在提案中您从家庭教育的目前现状,就背景问题进行分析,也介绍了您所在的新东方学校致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相关内容,并且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知识宣传与普及提出很好的建议。
以下您提出的4条建议:
1、开展学校家教育指导活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学校有责任利用本身的教育优势,来研究、指导和推动家庭教育。我们主要的做法有:
(1)提高家长学校质量,发挥学校家庭指导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家长学校作为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2011年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我区也相应发出了通知细则,对中小学家长学校内涵发展提出了要求。我们要求家长学校要有师资队伍、有教学计划、有主题、有活动开展和成效评估。每学期能针对不同年段家长的需求、热点和难点问题举办1-2次专题培训或讲座,家长参与度高,有记录、有反馈。并能对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家长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6次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家长参与率高,有记录、有反馈。今年我们将制定区域家长学校工作手册,进行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
(2)创新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与内容,让家庭教育指导更有针对性。
家庭教育指导文件、标准的落实,需要政策导向,更需要资源配置。我们以全国家庭教育大纲、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为参考,组织编写了190余个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和编辑,形成了《小学家长学校微型课堂方案集》,分为15个专题。每个方案有活动主题、背景、目的、过程、辅助资源等描述,便于教师把握。这是《微型课堂方案在小学实施的可行性与实效性》研讨,这是班主任组织的“家长学校微型课堂”活动。与传统听讲式家长学校相比,“微型课堂”的活动形式更灵活、更直观。教师及时了解家长的困惑,尊重家长的心理需求,根据家长的需求给予专题性的指导。家长在真诚、支持、信任的团队中解决困惑,舒缓家庭教育的压力,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为了提升中学家庭教育指导质量,我们以生命教育区域试点为契机,确立了“关护成长”指导项目,以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和个性发展,聚焦学生生命成长的核心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家长指导手册和指导课程的开发,引导家庭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2、关于建设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活动点。
自2018年以来,杨浦区妇联以“爱·陪伴”为主题,大力推进社区家庭教育品牌工作,着眼于不同年龄段和类型家庭的亲子教育问题,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努力建设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活动点。我们一是以亲子阅读为特色大力推动社区家庭教育工作。邀请著名主持人海燕成为杨浦区家庭亲子阅读推广大使,通过“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宝宝树小时光绘本馆”“爱心绘本漂流记”“故事妈妈俱乐部”“为成长助跑”——家庭教育指导“四进”等多个板块全面推进社区家庭教育建设。其中,与宝宝树联手打造的“宝宝树小时光绘本馆”, 29个社区亲子绘本馆落地社区妇女之家,并与宝宝树共同开发设计亲子阅读课程配送各绘本馆。与区少儿图书馆合作,将下架绘本充实进社区宝宝树绘本馆,目前已有1300本图书送到社区。二是在家庭教育中融入文明、绿色家风主题。联手电力学院编写“家训·故事口袋书”,以弘扬“家”文化精神为旨向,对传统家训、家风、家庭美德等内容进行搜集和梳理,形成口袋书,并以基层巡讲的形式在社区家庭成员中传播。培育新江湾城全职妈妈团队成立社会组织,举办系列亲子环保“快乐分类,变废为宝”环保亲子游园会,让家长和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垃圾分类,爱上环保生活。联手爱绿教育集团实施爱绿亲子创意美工坊项目,26场充满创造力和趣味性的亲子美术启迪活动将在区妇儿中心为杨浦的幼儿家庭带来全新体验。三是积极搭建家庭教育工作支持体系。与社会组织、企业、学校、图书馆、社区民间组织等多方社会力量合作开展,鼓励更多家长将爱的陪伴作为送给每个孩子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提升家庭教育品质。2018年“六一”期间,在杨浦区图书馆新馆,携手宝宝树、区图书馆、缘聚青年社工师事务所等各方力量,举办了“用心爱陪伴,莫负小时光”杨浦区六一亲子嘉年华暨“爱·陪伴”家庭亲子阅读项目启动仪式。2019年“三八”节期间,与宝宝树合作启动了“智绘陪伴·让爱不凡”亲子阅读大赛,有效助力亲子家庭教育工作。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您提出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多方合作,推进杨浦区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和普及工作。
我们立足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结合杨浦区实际,推进家教中心建设,完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我们以问题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文明修身为载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积极探索新时代下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规律、新机制、新对策。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杨浦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区教育局、妇联、文明办和未保办联合设立杨浦区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2018年正式挂牌。中心立足家庭教育服务指导和课题研究两大领域发挥指导、研究、培训、服务4项功能,构建全覆盖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服务体系,打造全面、健康、和谐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提升区域家庭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关于开发家庭教育网络视屏推广。
我们整合教育资源,建设“杨浦爱家学堂”微信工作平台,形成区域家庭教育优质资源平台,提升教师、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微信公众号搭建家校交流、分享与合作的平台,开展生命教育家庭指导,关爱家庭,启迪家长智慧,关护孩子成长。
我们开发《关护成长家庭指导手册》,回应家长对生命教育的需求,在结构设置上体现了1至12年级的系统化思考和序列化设计,全程关注中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和个性发展,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了符合其年龄特性的家庭教育内容,聚焦成长的核心问题。在内容设置上结合了“生命教育课程标准”,确立了家长指导的“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我”三个维度和“环保篇”、“亲情篇”、“交往篇”、“学习篇”、“成长篇”五大主题构成的有机教育整体。引导家庭关注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提升家庭教育技巧,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关爱,被重视,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度直线上升。
4、关于开展围绕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互动活动。
我区立足提升教师指导能力,积极营造推动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针对家庭教育指导管理者实施“专题研修课程”,通过分期分批对全区中小学校分管家庭教育工作校级领导、教导主任开设专题研修班,共有100余位管理者参加了研修,切实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者的指导技能、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二是针对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开设“专题培训讲座”,解决指导中的热点和难题问题(亲子沟通、新媒体与家庭指导、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通过专家指导等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反思。
着力在营造理论研讨加实际操作氛围上下功夫,在我区的班主任高研班、心理教师教研活动以及心理辅导中心志愿者培训工作中,都融入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内容,也有如萨提亚家庭课程的专业培训。
我们还选派优秀管理者、指导教师参与到市教科院的国家级家庭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中,几年来有50余位教师获得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证书。校级培训更是人人参与,点面结合提升家庭指导师资水平。在市教科院的指导下,我们还开发了初中教师的家庭指导培训课程,促进我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针对近年来微信等新媒体家校沟通中发现的问题,我区引导老师们分析身边的家校沟通案例,进行智慧分享,向全区中小学班主任发出《规范“微空间”我能!》的八项新能倡议,促进家校的有效沟通,创建一个便捷、文明、和谐的微空间。
2016年由市教委德育处委托,在教科院普教所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指导下,从收集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出发,我区承担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实务》初中学段的研究与编写。2018年10月在我区召开了新时代教师家庭教育指导之“道”研讨会,进行了新书发布,切实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确实,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现在也已经纳入了社会服务体系,需要全社会来关心,我们期待更多的企业能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工作。
再次感谢您对家庭教育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关注、监督和帮助!
2019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