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对区政协第十五届第三次会议第C074号提案的答复 2024-08-07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主动公开
杨浦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杨城运中心[2024]7号
对区政协第十五届第三次会议
第C074号提案的答复
石宗宏委员:
您提出的C074号“关于提升‘一网统管’治理水平迭代升级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积极试点数字孪生技术运用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一网统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概况
中心收到您的提案后,针对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关于提升“一网统管”治理水平迭代升级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积极试点数字孪生技术运用的建议予以充分认同和肯定,经中心探讨研究后,确定由分管领导牵头、运行管理部负责办理,现形成如下答复。
二、提案建议答复
针对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加强数据整合、强化智能化应用、推动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等问题的建议,我中心根据“一网统管”工作实际开展情况,逐条对照提案中的建议进行梳理答复。
(一)加强数据整合
区城运中心积极在区城运平台项目中打造物联网运营服务平台,将各个项目建设的物联感知终端统一接入平台,建立统一的设备模型,形成统一的智能发现事件,采取统一的运维规范,统筹运用,实现全区物联感知神经元系统的统一接入、统一管理、统一应用,并与市级平台级联以实现双向赋能。物联网运营服务平台内接入的物联设备,通过场景引擎内设置完成的场景规则实现物联预警的自动触发,形成“自动发现”能力,通过数据收发能力与城运主题库实现实时数据共享,由城运主题库统一完成数据共享。
在区城运平台项目中建设杨浦视角,作为视频能力的统一提供平台,将视频流数据统一汇聚后进行多系统共享和视频流的应用。例如:将视频流共享给客流大数据平台,用于客流统计;调用视频识别算法共享给交通平台用于监测共享单车的违停情况;使用动态码率自适应技术,用于城运大屏的视频轮巡监控;使用视频流自动标签技术,分类不同的场景或重要场所;使用分类后的视频标签,用于快速建立不同场景或重要场所的应急保障监控等等。
在区城运平台项目中建设城运主题库,通过区大数据中心的政务数据外循环,城运中心的城运数据内循环,实现“内外双循环”的数据服务模式。数据中台目前已汇聚区大数据中心、各委办局、街道等18个部门,27亿条城市运行相关数据,通过主题库、专题库、模型库的定向治理,使不可用的数据转变为可用的数据,最终变为好用的数据,支撑各类场景创新。
(二)强化智能化应用
区城运中心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已推动落地一批实战管用应用场景,如“数字城管”应用场景。该场景围绕“智能化+网格化”的联勤指挥模式,将“占道堆物、占道设摊、违法户外广告、乱晾晒、占道洗车”等11个城市治理顽疾纳入系统的场景应用中,通过分布在街面上的布控球、AI自动识别智能巡查车、城运视频共享探头等,对重点案件、特定区域、重点类型进行状态监测和态势研判,自动抓拍违法行为,自动接收违法提示,自动提醒后续整改,主动式引导自律,实现指挥中心与沿街商铺的一体化全域联动管理,打造数字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问题快速发现、快速处置的闭环优势,赋能城市环境管理更智慧更高效更简便,不断提升管理和执法的综合效能,提高街面环境品质。
下一步,区城运中心按照理念超前、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实战管用要求,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十大标杆场景,全面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
(三)推动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城市治理。
数字孪生技术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兴技术路径,也是城市智能化、运营可持续化的前沿先进模式。目前,我区利用杨浦滨江智慧管理平台搭建了杨浦滨江区域的数字孪生底座系统,该系统采用CIM技术,实时全面反映滨江南段真实物理过程,全面展现城市运行综合态势,赋能城市治理。一是加入时空状态信息,直观展现滨江历史演变及未来发展。可通过孪生世界查看滨江地块历史情景状态,通过“一张图”展示0.8平方公里的杨浦滨江“数字样板间”,展示从建设初期到建筑完成外观状态及相应信息。二是感知设备加持滨江数字孪生,全面提升公共空间服务与品质。可视化展示城市部件,实时快速感知历保建筑安稳运行。三是智能应用助力滨江数字孪生,探索社会虚实共治新模式。高精度动态模拟与实时持续监测城市风险,助力滨江城运的“1+3”管理体系,提升城市应急处置能力,把滨江部分游步道和部分道路的视频嵌入到了孪生世界,实时观看游步道的行人及车辆真实情况,推动城市管理创新,保障城市稳定运行,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杨浦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2024年4月9日
承办单位地址: 杨浦区惠民路800号3号楼5楼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姜凤 联系电话:2503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