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杨浦区建筑工地智慧监管的通知 2023-01-11
杨建委﹝2023﹞6号
关于加强杨浦区建筑工地智慧监管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加快推进“一网统管”,强化安全隐患动态排查治理,进一步提升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效能,本区应用物联传感、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建立智慧工地监管平台。为保障智慧工地监管平台高效运行,充分发挥智慧工地监管平台作用,现制定加强杨浦区建筑工地智慧监管的通知如下。
一、实施范围
本行政区域内新开工及2023年1月31日结构未封顶的新建房屋建筑工程,均应使用杨浦区智慧工地监管平台(以下简称“智慧监管平台”)。
二、智慧监管平台应用技术要求
(一)远程监控系统
远程监控系统是通过接入工地监控设备,实现对建筑工地实时监控、动态管控,及时制止违章操作,排除安全隐患,加强文明施工管理。
建筑工地应在开工前于工地出入口等重要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视频监控设备一般宜选用全景球机,在满足监控无盲区的情况下也可选用高清摄像筒机。具体安装要求依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技术标准》DG/TJ 08-2025-2020。工程建设期间24小时全程开机。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竣工考核结束后方可拆除。监控信息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对接智慧监管平台。
(二)人员管理系统
人员管理系统是将工地实名制信息与人员考勤信息对接比对,实时监控工地现场人员,强化对关键岗位人员不到岗履职、超龄用工、无证人员进行特种作业等问题的管控,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建筑工地应在施工区域、宿舍区域、办公区域分别设置人员进出专用通道。各专用通道均安装具备门禁、人脸识别、信息显示以及实名信息采集功能的人员闸机考勤设施。人员信息及考勤数据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对接智慧监管平台。
(三)大机管理系统
大机管理系统是通过接入大型机械设备(塔吊、升降机)监测总控设施,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自动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及时处理解决异常问题,消除大型机械安全隐患。
建筑工地应在场内大型机械设备中安装设备运行监测总控设施(黑匣子),实时获取塔吊、升降机运行的重要参数。监测总控设施(黑匣子)应按照统一的数据接口对接智慧监管平台。
(四)智能识别系统
智能识别系统是基于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对工地监控视频中的违规行为、违章操作等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智能识别、抓拍,自动报警提示,做到自动发现,及时处理。
建筑工地应在关键位置至少安装一台含有视频人工智能识别算法的视频监控设备。智能识别设备可识别未佩戴安全帽、擅自闯入电子围栏、抽烟等违规行为,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对接智慧监管平台。
(五)基坑管理系统
基坑管理系统是将基坑工程基本信息、监测数据上传至杨浦区深基坑管理系统,由平台演算判定基坑安全状态,实现对基坑工程实时监控,动态警示,及时处置消除基坑安全隐患。
建筑工地应在基坑围护施工前完成基坑基本信息录入,同时按照《上海市基坑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操作规范》【沪建质安[2020]555号】文件要求,定期上传施工工况、监理巡查情况等信息,确保监测信息实时上传,风险预警及时处置。
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一)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作为工程建设的首要责任单位,牵头组织落实建筑工地智慧监管工作,按合同足额支付安全文明措施费,按要求上传项目信息、警示处置等信息,确保智慧监管平台正常运行。
(二)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作为安全生产直接责任单位,应建立智慧监管平台管理责任制度,具体落实智慧监管平台数据采集所需设备安装、使用和维护,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开展定期自查,及时处置智慧监管平台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问题。
(三)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各参建单位落实智慧监管平台管理情况进行监理,督促各单位落实相关职责,并根据要求上传问题处置复核信息。
四、加强监督管理,提升智慧监管平台能效
1、工程监督机构应制定智慧监管实施细则,明确视频接入、人员信息录入、大机黑匣子接入、智能识别设备及基坑管控系统管理要求。在首次监督会议时,应当向参建各方告知安装及使用智慧监管平台的各项要求,并督促各参建单位落实平台管理措施。
2、工程监督机构应对各工地使用智慧监管平台加强工地智慧监管情况进行抽查,每个工地每月不少于一次。对智慧监管平台所发现问题整改不及时的,开具行政措施单,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依法查处。
3、工程监督机构对不落实智慧监管平台管理,或故意关闭、遮挡、破坏或干扰设施设备的,对项目经理警示约谈。对拒不整改的,列入重点监督工程名单,加大线下检查频次和力度,取消工地安标优良资格,取消工程创优推荐。
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3年1月11日
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1月11日印发
(共印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