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湾城街道社代会报告 2023-03-31



          2020-2022年工作总结

过去三年,是新江湾城街道创新发展、各项事业提质增效的三年。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街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全力以赴惠民生、优环境、强治理、保安全,完成第五届社区代表大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上海市法治建设示范街道”等国家级、市级荣誉,完成49项实事项目。

(一)坚持创新发展,主动作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动辖区创新发展,在全区经济考核中位列优秀。楼宇面积达到202万平方米,新增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市、区小巨人企业12家。配合建设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地铁10号线国帆路站、复旦二附校等市、区重大工程项目,提升功能配套和出行环境。融入大创智功能区建设,举办“创智·新江湾”数字经济交流论坛、楼宇企业政策宣讲会。实施“四大专项行动”,打造“人人为营商,事事为营商”的工作格局,帮助企业解决人才落户、开辟人行便道、改善园区周边交通情况等问题。与区税务局合作设立“社会共治点”,推动“税立方”服务直达企业“家门口”,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二)坚持民生优先,回应期盼,人民福祉日益增进

一是公共服务更为有力。进一步提升“一网通办”服务效能,荣获“上海市‘5A’级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上海市居住证工作先进街镇”。帮助成功创业企业97家,失业青年实现就业127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162人。荣获“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街道‘四连冠’”“全国乡镇(街道)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等荣誉称号。二是民生保障能级提升。做好困难、弱势、特殊群体帮扶保障,累计救助1.57万人次,助残服务1.1万人次。成功创建“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优秀级”。建成睿达路敬老早餐点、建德国际公寓助餐点。创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为4000多名老人开展筛查。睿达路居民区成功创建为“上海市老年友好型社区”。三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开展文明实践主题活动1920场,打造“心湾”志愿者、创全“啄木鸟”“候鸟”志愿者、“心家湾”退休老党员等品牌志愿服务队伍。街道荣获“上海市献血工作考核优秀集体”“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称号。街道图书馆被评为“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工作先进集体”。举办长三角风筝邀请赛、“新城好声音”等品牌活动,荣获“上海市民文化节优秀组织奖”。四是疫情防控精准有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体干部和辖区企业、居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临时党委、30个防疫一线临时党支部,班子成员带队包保,组建专项工作组,与社区党员、志愿者、下派工作队奋战在防控第一线,开展“医急送”就医保障和“爱药送”等关爱行动,为社区特殊群体提供送菜到户、助餐上门等服务。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街道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加快构筑免疫屏障顺利实现平战转换,平稳过度。

(三)坚持精细建管,靶向施策,城区环境显著提升

一是市容环境持续向好。连续三年在全市市容环境卫生状况公众满意度测评排名“优秀”行列,荣获“上海市市容环境综合管理示范街道”。建成殷行路(淞沪路至闸殷路段)、政立路(国权北路至淞沪路段)“美丽街区”。荣获“上海市无违建示范街道”“上海市城管执法精细化工作先进集体”。二是生态治理水清城绿。荣获“上海市河长制工作先进集体”“河长制标准化街镇”。编制新江湾城绿道导览图,完成生态走廊“观鸟亭”综合改造,打造更具特色的“林绿生态复合体”。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质效,在2022年下半年全市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中名列全市第二名,荣获“上海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特色社区”。三是数字转型加快推进。率先建成并实体化运行街道城运中心,推进4支队伍合署办公。引入数字无人机,运用于河道林地监管、市容环境管理、民生物品投递等场景,通过数字赋能有效提高城区运行管理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群众满意度排名保持全区前列。

(四)坚持党建引领,共治共享,社区治理创新优化

一是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做强“街校企党建共同体”,落地社区健康师等20个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围绕“党建引领功能实体化”,实现“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能建尽建,开设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智慧课堂。实施97个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等六大中心率先在全区实现共融共聚,建立服务“六联体”,打造全市首家社区智慧生活服务中心。建成全区首个“线上+线下政协委员之家”,2家单位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成功创建上海市少先队幸福教育实验社区。二是睦邻家园彰显特色。第五届社区代表大会共收集代表建议74条,有效推动解决垃圾分类、业委会成立等事项。实施《街道社区规范化精细化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拓展睦邻中心线上、户外、外送活动。居民自治金项目自主设计、自发参与意愿逐年上升,“每年300万元的社区公共收益收支账”项目荣获第二届上海社会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十佳创新展示项目”。开展7个领域13个公益项目,受益8000余人次。三是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完成居民区“两委”换届选举,居委干部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强基赋能培训、新时代基层干部“党建引领治理”主题培训。完成政青路、睿达路居委会去筹,国安二、上海院子、世纪江湾居委会筹建。发布《业委会工作指南》等指导规范,为业委会运作提供全程指导。

(五)坚持民主法治,严守底线,平安社区全面巩固

一是综合治理取得实效。高标准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风险源头预防和应对化解能力得到有力提升。完成信访“人民满意窗口”标准化创建。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遏制非法客运等乱象。夯实群防群治基础,各类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荣获“平安上海建设先进集体”。二是社区安全常抓不懈。切实履行安全生产属地监管责任,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842家次,督促整改安全隐患7684条。严把施工安全准入关,建立限额以下小型建设工程信息数据库,采取分组轮岗监管模式加强日常监管。开展打通小区“生命通道”、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治理等专项整治。城区运行安全和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可控。三是法治社区扎实推进。推动法律专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用好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与法治专员“四联”工作机制,调解各类问题投诉和矛盾纠纷。推进基层立法双联系点建设,参与33项立法,征集意见832条,被采纳154条,获评“上海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优秀集体”。街道人大代表之家获评“上海市人大市级示范平台”。

(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真抓实干,自身建设展现担当

一是全面从严治党落实落细。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责任书,针对突出问题落实整改举措。开展12345市民服务热线、居民区换届选举等专项监督。在市、区主流媒体发布惠企便民特色报道,弘扬传播社区正能量。二是依法行政全面加强。落实学法用法述法制度。制定《街道行政执法法治保障工作规定》。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确保经费花在民生事业的“刀刃”上。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三是队伍建设真抓严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班子成员带头认领,挂图作战,完成54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和22个“推动发展开新局”重点发展项目。成功解决小区开设“连心门”、拆除悠方地铁口噪音扰民空调冷却塔等群众急难愁盼事项。

                 2023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新江湾城街道正式挂牌的第二十年。今年,街道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杨浦“四高”城区建设目标,对照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坚持新江湾城“国际化、智能化、法治化、人本化”“四化”战略,把宏伟蓝图细化为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图,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汇集民智,打造人民城市新范例。一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基层立法“双联系点”迭代升级、丰富内涵、拓展功能、延伸触角,调动群众、企业参与立法的积极性。建强“家站点”平台,拓展代表联系选民活动形式和范围。建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宣传展示厅,努力在国际化社区打造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窗口。二是提升居民自治能效。健全完善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德治、法治高水平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制定《新江湾城街道<居民公约>指导大纲》。挖掘社区治理“牛人”“达人”,开展自治实践和探索创新,做强居民区自治品牌项目。加快推进小区业委会组建和换届。三是筑牢基层工作基础。健全小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做好属地居委干部储备,推进筹建制居委会去筹工作。提升小区综合治理水平。打造睦邻中心特色品牌。促进社区公益基金会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二)激发动力,点燃区域发展新引擎。一是配合推进复旦未来谷建设。促进湾谷二期、复旦科研资源与园区创新要素加快融合,协助成果落地,推动未来谷成为上海创新核爆点。优化周边配套服务,做优校友回归创业服务,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产教融合育人基地。二是加快企业产业集聚。探索“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楼宇招商租赁”融合模式,发挥楼宇发展自治联盟作用,努力集聚更多高成长性企业落户新江湾,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的产业园区,提高商务楼宇市场竞争力。三是创新数字营商服务。扎实开展第五次经济普查,并以此为契机摸清企业底数,打造产城融合一网式营商服务平台,为各类用户定制提供营商服务,打造服务企业的“数字管家”。四是优化对企服务。宣传落实好助企纾困各项扶持政策,集中商讨、研处涉企难题。积极推进涉企事项下沉街道,探索设置行政服务代办帮办点。

(三)做优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一是民生保障提质。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拓展街道为老服务设施功能。加强数字赋能为老服务,引入智能设备推动康养结合和慢病防治。提高助残、卫生、红十字工作质量。做好民生保障实事。用心用情服务好驻军单位和退休老干部。加快推进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新址)、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公建配套项目建设。二是公共服务提效。开展面向不同群体的招聘就业、技能培训、岗位开发、创业指导服务。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理成效。聚焦群众办理社区事务中的集中事项、核心环节,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打造“线上线下慈善超市”救助帮困服务新平台。三是文体事业提能。全域发动、全民参与、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加大环境专项整治,扩大文明主题宣传,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切实提升辖区居民文明素养和文明创建实效。办好新江湾城“文化四季行”主题活动,打响新江湾城国际半程马拉松、新城诗词成语大会等文体品牌。结合街道近十年发展,讲好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社区建设以及新城居民自己的故事,增进党员群众共识。

(四)擦亮颜值,书写生态绿色新画卷。一是打造最美生态环境。制定实施“新江湾城水绿复合共同体“十四五”规划”和“林长制三年行动计划”。探索既能兼顾安全又能满足群众亲水需求的水域管理模式,推进小区沿河道路修整,提升淞沪路以西区域道路公共绿化,形成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林、绿、水管养格局。二是打造最优市容市貌。运用综合执法、网格巡查等方式,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等工作要求,加强市容环境尤其是待开发区域联合整治,扫除管理盲区和监管死角。严防严控违建滋生。加强沿街门面自律管理。提升垃圾分类无人值守效能。三是打造最便捷数字治理。实街道数据底座,推动“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智慧养老、智慧营商、智慧服务等数字化项目融合。动员企业、高校等社会力量参与应用场景建设,探索将位置定位技术运用于城区运行体征监测。形成数字无人机参与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的特色模式。

(五)提高韧劲,适应安全保障新要求。一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建设扁平管理、资源集成、协同作战的“大安全”治理体系。做好重点人群管理、复杂地区整治、治安突出问题治理。完善“平急转换”工作机制,提升风险应对处置能力。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提升信访工作服务能级和便利度。二是全时抓好社区安全。加强城区运行安全风险防控管理,修订街道安全生产四类清单和应急预案。推进重点企业及物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围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高空坠物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为经济发展和社区居民提供安全环境。三是全面深化基层法治。巩固法治建设示范街道工作成果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完善人民调解“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靠前化解矛盾,更好服务居民群众。打造新江湾城法治宣传特色项目。

(六)集聚力量,开创党建引领新格局。

一是高质量提升党建水平。携手上海城投推进新一轮区域战略合作。壮大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社区达人”三支队伍,引导党员群众把对社区的关注度转化为投身治理的参与度。建立政立路沿线街区党建共治联盟,增强街区治理和服务企业居民合力。与致公党区委开展合作共建,聚焦打造艺术社区与生态社区,发挥专业党外专业人士作用。凝聚统战人士、政协委员、工、青、妇、老干部等群体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助力发展。二是高站位抓好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四责协同”机制建设,抓好“问题、责任、项目”清单实施。加大党风廉政纪律日常监督,打造具有新江湾城特色的廉洁文化宣传阵地。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加大民生工作财政资金保障。优化综合行政执法队力量配置,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三是高标准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全体干部坚定不移抓发展、谋发展、促发展。开展基层干部培训,新老书记结对共建,提升服务群众和创新治理能力。持续推进大调研、代表联系基层,切实提升服务企业居民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