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第十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C-001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2020-04-28

                                                                                  理结果:解决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对区第十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C-001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潘春华代表:

您提出的C-001号“关于加大力度进一步打造杨浦创新名片的建议” 的代表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杨浦区“双创”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按照《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6〕35号)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设杨浦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6〕95号)等相关文件要求,杨浦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政策引导和环境营造,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区委、区政府多次将“双创”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予以推进落实,滚动编制双创指标、平台、任务清单等。

一、针对您提出的关于“助力企业打造创新品牌”“建立创新成果推广高地,打响杨浦名片”的建议。杨浦区将继续深化与国内外创新主体合作,不断扩大“双创”生态圈,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发挥功能平台的优势,带动区内企业共同发展,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的创新创业新格局。结合您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从助力品牌推广方面,一是为进一步提升杨浦创新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投资杨浦,杨浦区积极开展与各类专业机构合作,拓展信息渠道。2019 年先后举办了与五大行中的世邦魏理仕、戴德梁行、仲量联行的签约仪式、2019第六届财智湾区论坛、新思科技开发者大会、2019欧洲货币资产管理中国年会等活动,充分发挥中介资源优势,开拓招引、推介渠道。二是立足实际、找准定位,不断加快“传统制造”向“绿色智造”迭代升级的步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通过与市、区两级相关委办对接,不断开拓与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合作渠道,先后举办了 2019 央企看杨浦、山西商会企业家团体考察座谈、2019年首届环同济设计周等活动,利用行业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进一步推动与区域企业的深度交流合作,极大地鼓舞企业家们创新创业的信心。

从优化政务服务方面,一是打造更开放、更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杨浦区已经将园区嵌入式零距离服务拓展到了“一廊一圈一谷一园”(复旦创新走廊、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财大金融谷、上理工太赫兹产业园),在杨浦的7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内设立7个园区服务点,由政府部门对园区服务点进行专业化培训,通过网上办理、服务点收发材料,让企业办事不出门、不出园区。为了降低小微初创企业的开办成本,全区还设立了30多个集中登记地,开设服务“直通线”。二为切实加强2020年度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本区重点区域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杨浦区成立了上海市杨浦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投资发展领导小组、上海市杨浦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领导小组等6个领导工作小组。其中环同济领导小组主要聚焦环同济核心圈载体拓展、街区升级改造等建设,为环同济升级发展提供空间支持。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推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与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技术交易平台、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转化平台的对接,导入区块链、工业设计等产业,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注入新动能三是打造系统集成的科技政策服务体系,借助市级信息推送通道、区级“融媒体”平台和政务新媒体矩阵打造,更大范围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宣传和精准推送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园区、众创空间等主体服务平台的作用,切实做好引进来、服务好、留得住科技企业及双创人才。

从提升创新活力方面,一是与一批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双创活动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带动各类国际化创新要素集聚和落地。杨浦区连续三年吸引全球创业周、slush国际创投大会、亚洲智能硬件大赛等一系列专业化、国际化双创活动落地杨浦,持续发挥全国双创周主会场品牌效应,举办了2018、2019“创响中国”系列活动。2019年,还成功举办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会场、2019中国(上海)区块链技术创新峰会等,区域创新浓度不断提升。二是建立杨浦创新创业国际顾问制度,在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的杨浦双创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耐克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尚浩仁、康迪泰克集团全球总裁杜恩辛等首批国际企业家颁发受聘证书被聘为顾问团成员, 2019年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开幕式上,全球创业网络主席乔纳森·奥特尔曼被聘为创新创业国际顾问,为杨浦“双创”国际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三是深入引导企业开放创新,激发企业创新需求,促进长三角协同创新,持续加速与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技术供需对接,推动产学研中金合作、大小企业协同,形成良好科技成果转化生态。2020年,杨浦区将继续组织申办中国创新挑战赛,结合区内创新资源禀赋与创新发展目标,梳理区内产业(行业)关键技术需求,搭建需求引导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平台,服务经济社会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从培育壮大行业领军企业方面,一是坚持产业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上海市产业地图明确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现代设计、科技金融等重点产业,加速培育集聚头部企业、“硬科技”企业。继续发挥好“1+6+4”产业政策体系导向作用,进一步拓展政策覆盖面和扶持力度。二是重点聚焦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功能平台建设、产品市场拓展等方面,建立从初创小微到总部经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扶持体系,着力培育“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隐形冠军”“独角兽”等各类企业。三是根据科创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在全市首创“双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链”,制定“星火燎原”“梦想起航”“天使召唤”“投贷加速”“天马养成”等五大计划。同时,紧抓上海科创板机遇,建立上市重点企业库,开展浦江资本市场实训基地、长三角科创板预备营活动,不断完善梯队孵化培育体。

二、针对您提出的关于“助力企业推出行业领军人物”的建议。杨浦区始终坚持“三区联动、三城融合”的理念,高度重视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在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统筹发力,高层次人才规模不断扩大,对海外人次新引力持续提升,人才创新显示度不断增强。

从提高人才制度保障方面一是积极推荐区内优秀人才申报各类荣誉,充分利用各种现有资源,鼓励、推荐区内高层次人才申报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上海领军人才等国家、市级人才政策项目。二是制定《杨浦人才分类标准及认定办法》,推出“杨浦人才服务一卡通”,为不同类型的持卡人提供金融、文化、医疗等深度个性化定制服务。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预算,通过精细分类,针对不同人才群体特点,分类实施与其相配套的人才购房租房补贴政策,形成广覆盖、多维度的政策体系。三是着力推进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东部园建设,全力打造专业化、国际化、具有国家级特色及影响力的双创人力资源服务集聚载体,以市场服务推动更多优秀人才“冒得出、留得住、用得好”。通过综合施策,不断提升区域内公共资源配置及人才服务效能,营造宜居宜业、保障无忧的人才发展环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与国际、市级人才政策项目的对接渠道,争取为区域企业人才申请人才荣誉上提供更优质服务。同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升级人才服务举措,搭好人才工作平台,不断集聚和建立杨浦人才工作优势,助力杨浦国际双创人才基地建设工作。

再次感谢您对杨浦区“双创”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关注、支持、监督和帮助!

 

 

                                                   杨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0 年 04月28